《感恩的故事》寫作伴我成長
學校開學了,正為孩子們處理一些舊課本,裝置一箱箱紙盒裡,準備拿去回收。哇!怎麼還有一疊紙袋,裝滿寫過稿紙,打開一看原來是我們家老大源源,託我保管,好險!沒把它當成垃圾丟,不然糗大了,怎麼跟兒子交代呢!
望著兒子寫過作品,問源源:「要放在那比較好呢?」源源竟然回答我:「媽媽,請妳幫我保管比較好。」我一臉疑惑問著:「喂!少年仔,你怎麼不保管呢?」「媽,我會把它當垃圾丟呀!」「好呀!」源源聽了一時緊張連忙回答:「媽,不行 !那是我四年級參加作文組寫的,而且王老師有交代,要好好保管,想看就拿出來看,拜託啦!」我好奇問:「那你幾時想看幾時再拿回去看。」源源一付自信說:「王老師說想看就拿出來閱讀,一年或三年,或N次年吧!」「那你現在拿去看呀!」「不要啦!這些寫過文章,我都會倒背如流,我現在不想看啦!拜託啦!你幫我保管好啦!」拗不過兒子的懇求,「好吧!媽媽暫時幫你保管。」兒子聽了如釋負重好似御下使命,向我撒嬌說聲:「還是媽媽比較好,謝謝媽媽!」
源源當初學寫作,一方面靠自己興趣,一方面我鼓勵他,以及學校老師、翁文煌老師、王淑姿老師,不分寒暑、假日,細心栽培指導,源源作文功力增加不少,學習寫文章技巧過程中,有許許多多挫折,幾乎想要放棄,甚至沮喪寫不出來,當場撒掉稿紙,哭泣吶喊,甚至在桌面前寫著累到睡著,趴在書桌睡到天亮,這些點點滴滴,看在做父母親,心疼不已,可是「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因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求好心切狀況下,孩子的挫折,做父母有時很心痛,我不許孩子喊苦放棄,告訴孩子「那裡跌倒,那裡爬起」,有時對孩子訴說我的成長經歷,孩子總是聽得津津樂道。
回憶起,如時光倒帶機呈現在眼前,腦海裡,童年畫面一幕幕浮現,說起童年要從幼稚園起,生活在六十年代,物質相當貧乏,生活、教育水準不是很普遍,當時做父母能把小孩子送去幼稚園,算是家境不錯了,記憶裡,幼稚園除了唱歌、跳舞、吃點心、畫圖,有玩具玩算是相當奢侈。學校還教學數字,寫阿拉伯的數字1到10,天生左撇子的我,用右手握筆比登天還難,還好有陳麗玉(現任金湖國小校長),耐心教導,陳老師很熱心向我父母說明,正確握筆姿勢,才不會上小學跟不上同學,由於父母忙於做生意,幸好有陳老師及時糾正,不然現在還是用左手寫字,這正是現在所謂「學齡前教育」吧!
讀小學一、二年級老師是一位外省人女老師,而我父母是道道地地金門人,聽不懂國語,而我更不用說,老師在台上講課,只有簡單幾句國語字句,幾乎是「鴨聽雷,聽無」,國語注音看不懂,也不會寫,聽也聽不懂,唸也不會唸,回家問父母,「莫宰羊」,因父母從小貧困,沒有接受正規教育,目不識丁來形容他們,恰好不過,只有簡單數字加減,何況連注音符號是什麼碗粿,一概不知。
班上有五十幾位同學,其中包括與我雙胞胎弟弟,分配在一班,弟弟外向活潑,成績優等,而我內向,成績低等,真是南轅北轍。最無法忘懷,是班上有幾個強悍男同學,欺侮我、捏我的手,用鉛筆盒K我的腳,可能是太過於頑皮,而我比較內向,又不敢還手,又不敢告訴老師,哭著向父母哭訴,父親聽了很生氣,理直氣壯向老師理論,由於語言不通,老師聽不懂閩南語,而我父母聽不懂國語,真是「雞同鴨講」,很像電視常常播映,演台灣光復後,本省人與外省人語言不通,爭吵情節相似。
第二天,老師氣沖沖叫我罰站,罵我幾句,我聽不懂老師什麼,只知道老師很生氣,聽完老師訓話,再問我,為何直接向她報告,這時那幾個欺侮我的同學,說沒有欺侮我,是我自己跌倒,讓我百口莫辯,老師的忿怒情緒掛在臉上,老師一再逼問,我只有直接用(伊甲阮打)翻譯,說成「老師,他給我打」,講台下同學聽了哄堂大笑,而我更加害怕,老師的高分貝責罵聲,同學的羞辱,嘲笑聲,猶言在耳,身體的淤青,幾位同學的嘆息聲,隱隱約約疼痛,幼小心靈創傷,至今難以撫平。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