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憶往》回顧淺綠自衛隊服
自從政府播遷來台灣,國軍進駐金門,經過三十八年古寧頭與四十七年金門島群兩次戰役中取得輝煌勝利以後,扭轉我們中華民國軍事上的逆勢,重振我們中華民國的反共聲勢,
開創了台灣復興基地長期安定進步的契機。大家一定都知道戰爭是不分男女的,反共鬥爭更不分男女的,尤其是金馬前線的民眾都是在中共的砲火中成長壯大,雖然先 總統蔣公最優待金馬的民眾,也最愛護金馬的民眾,規定金馬的男子不必服兵役,大家深深的瞭解覆巢之下無完卵,如果國家亡了,我們一切也就同歸於盡,所以我們金門民眾絕對不做戰爭的旁觀者,當然更不敢做國軍作戰的困擾和負擔者,因此我們金門民眾開始成為人人戰鬥全面制敵的自衛隊,凡男子年滿十八歲至五十五歲與女子年滿十八歲至三十五歲都納入自衛編組,大家勇敢的拿起武器,擔負起保家保鄉保命保產的神聖戰鬥。
這就是我們金門有健全的組織,有嚴格的訓練,有堅強的戰鬥,有犧牲的決心,受到全國軍民所一致重視和讚揚的民眾自衛隊,遇到演習訓練和執行任務都一律依照規定穿著自衛服裝,自衛隊服由卡其布色,進步到淺綠色,最後到迷彩色等,尤其淺綠色服它的生活內容,有若一泓湧自深谷岩縫的甘泉,清酌淺嚐令人體舒脾沁,亦似一罈陳年濃郁的烈酒,豪飲酩酊令人酣醉欲眼,穿上了它,我們對生命己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我們承接過去,因為過去有著光榮的傳統,我們把握現在,因為現在有著偉大的事業,我們寄望將來,因為將來有著美麗的遠景,因為我們有責任去洗刷失敗的恥辱,有義務來挖除罪惡的毐根,穿上了它,才能從所處理環境中,細心的體會出個人與國家之間,那份的民族情愫,才知道接近真實的生活所需要的努力和作法,也才知道成功不是結束,而是另一驛站的起點,更瞭解絕不可讓目前的成就形成明日成功的絆腳石。
同時也瞭解不能因一時的挫折而放棄再做奮鬥的機會,這無數涓涓滴滴的日子,即是這種寫照,真切的匯成一股生命的激流,過去血汗淋漓,烽火遍佈,個個擔任軍勤任務,直接的支援了國軍作戰,間接的使國軍無後顧之憂,使國軍能夠全心全力的對付共軍,這是我們每次都能打勝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記得當年中共以猛烈砲火封鎖料羅灣,我海軍健兒用水鴨子奮勇搶灘運補的時候,民眾自衛隊員不顧犧牲,前仆後繼,搶運物資戰葯,在無數次搶運補給品的行動中,有人當場殉難,有人身體受重傷,這種支援軍勤,英勇犧牲的精神,獲得政府的表揚,講到我們金門的民眾自衛隊,大家也許記得每年的十月十日國慶閱兵中或者是國慶的活動中,看到了金馬的男女自衛隊,穿著淺綠色自衛隊服裝,個個儀容煥發,精神抖擻,步伐整齊,覺得他(她)們是一支訓練有素,堅強美麗的隊伍,獲得全國軍民都給予極好的讚揚和鼓勵,也許以為這祗是一個參加國慶活動的代表隊而已,是不是金馬的全體民眾都是如此呢?是不是平時訓練也是如此好的表現呢?是不是將來作戰也有如此表現呢?我們金門不僅代表隊是如此,全金門的民眾也都是如此,因為金門的民眾無分男女老幼者納入自衛編組,也不僅平時訓練如此,將來戰爭爆發時更是如此,我們金門的目標是比照以色列國家以全民作戰為構想,以保鄉為號召,實施全面動員人人戰鬥,納入國軍縱深戰爭的序列,構成強固的戰爭面,真正負起了保鄉衛國的使命。
我們金門除了人人納入自衛編組外,也建立了戰鬥村制度,以戰鬥村為單位,將所有村民按其性別、年齡、專長等,分別編成機動任務隊、守備任務隊、婦女任務隊、幼獅任務隊、疏散任務隊等組織,以執行自衛戰鬥及軍勤工作,所有汽車、船舶、騾馬也都編組管制,以擔任各種運補任務,所有機關、學校、社團、廠庫也都編成員工戰鬥隊,擔任責任地區的自衛戰鬥及機動打擊,此外又遴選出來優秀的自衛隊員成立鄉鎮直屬區隊,施以對中共鬥爭的技能訓練,平時襄助警保工作,戰時執行攻勢政治作戰任務,自衛隊幹部或自衛隊員,平時不脫離生產不脫離工作,一旦戰況發生立即停止一切活動,進入作戰狀況,如果有人是在台灣休假或在台灣有公私事情,也立即電報召集,統一向陸軍外島服務處報到,申請機船返回金門參加戰鬥任務,以上所述都是金門民眾在戰地政務軍事管理時期,對國家奉獻犧牲貢獻良多,完成了金門創造時代,時代考驗金門的使命。
總之,淺綠色的自衛隊服,它的生命充滿著青春勃興的色彩,它給了我們金門民眾塑造不朽的榮光的權利,再多的荊棘也不曾阻擋金門民眾的決心,再難的障礙也不曾磨損金門民眾的毅力,我們感謝淺綠色自衛隊服給予我們金門民眾的洗禮,我們都將己身之血注入國家的生命之中,使自己和國家的光榮與國家同樣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