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札記》舅舅,我們敬愛您!
他天生生得黑,父母生成的,怪不得誰,也怨不著誰,倒是『黑』成了他的『正記標誌』,在金門的『四年級生』,對他應該不陌生,知道有這一號人物││黑面振東。我的母舅。
年輕時,他被派任村長,由於熱心公益、急公好義、樂於助人,頗受村民們的好評與愛戴,他前前後後幹了三十餘年的村長。在村長乙職任內,除了參加公家、宗族舉辦的會議及活動外,幾乎全年無休地待在村辦公所內,他去公所,不是為了蹺腳、泡茶、看報、打牌、聊是非、吹冷氣,而是為了服務隨時都會『上門』的村民及訪客,他把村公所視為『第二個家』,同時把青年守則中「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教條,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我孩提時,常和父母親到外婆家作客,印象中的舅舅,長像與當時印製在澄色五毛錢紙鈔中的人頭照『孫中山先生』有點神似,只是紙鈔中的孫先生看不出有他這般黑。他常教育晚輩們要愛家、愛國,為人要有禮節,講信用:::。他稱我為『陳顯』(閩語,陳先生的意思),對此稱呼,小小年紀的我,內心總是產生一股無名的抗拒,因為我還沒這麼老氣呢!但也欣喜這份高貴的『尊稱』。
舅舅於民國八十七年退休,如果我臆測無誤的話,他是縣籍歷任村里長中最資深的一位。在任時,他無怨無悔地奉獻己力於鄉里,從臥室中堆疊的獎狀,就可明白他的『豐功偉業』。
八十七年,在村里長選前,他毅然打消參選的念頭,對極力推崇他參選連任的村民說:「該是年輕人出來的時候了。」;另一個不參選的原因,是他個性上的緣故。他一生公正無私,兩袖清風。那年,政府通過提高對全國村里長待遇及加給的相關法規,縣轄中有不少投機份子認為『機不可失』,紛紛投入村里長選戰中,對此一『萬頭鑽動』的現象,舅舅心想如果他也登記參選,難免被人誤解『為錢事而來』。雖然,村民們知道他廉潔的性格還不至如此低俗不堪,但,他仍下定決心,以表初衷。此舉,使得村民們深感落寞與不捨,因為,像他這種『高風亮節』的全職『公僕』再也難找了,恐怕是踏跛鐵鞋無覓處了。任村民們再三『勸進』,他心意已決,一言九鼎的個性,說不就不,絕無『談判』空間,並非他厭倦了群眾,而是他企圖避嫌,逃避「孫中山」。
在他『隱退』前曾向村民承諾說:「如果有需要他幫忙的地方,只要是他能力所及,一定服務到底。」退休多年的他,實則是退而不休,年來,家中訪客一如往常絡繹不絕。對來者,他事必躬親,虛心以對,誠意相待,絕無怠慢,不見馬虎。
一位履歷三十幾年的老『公僕』,視名利如敝屣,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從不戀棧,如此樂天知命的真性情,身為晚輩的我們深感『與有榮焉』;而其德性,更足為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