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
高中一畢業,為了繼續我的升學路我離開金門遠赴台灣,不過我比兄姐們幸運,我不用搭船坐飛機就可以抵達,而且他們先到了台灣比我先經歷了幾年遊子生活,我可以從他們身上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要怎麼適應的關鍵,這麼一過我當遊子也已經十年了。
記得十年前,大學聯考日間部才剛結束,可是為了雙保險早就報考夜間部,所以暑假還沒結束就要提早負笈前往台灣應付接下來的考試,這對從來不曾離家的我是一大考驗,最不爭氣的是我從一出家門就一路哭到機場,從登機哭到提領行李,從提領行李哭到搭火車,到了兄姐的住處紅腫的雙眼,那一夜是怎樣都無法入睡,我想我第一次深深體驗到什麼叫做是想家的滋味了!
初來乍到台灣這個陌生的地方,川流不息的車輛嚇壞我這個鄉巴佬,那時的我老實說第一次看到紅綠燈(因為那時金門的道路都還未架設紅綠燈),我不斷的複誦「紅燈停、綠燈行」的口訣才漸漸習慣時常從我身邊呼嘯而過的各種車輛。弟弟妹妹暑假來台灣,我用機車載他們出門,坐在後座的他們看到我在車陣穿梭,常常尖叫連連,我跟他們說多住一點時間,搞不好他們比我還猛呢!
在金門,我是個幸福的女兒,因為三餐永遠不怕沒東西吃;來台灣,我要變成獨立的女生,只有自己想辦法才能填飽自己的肚皮,成為名副其實的「老外」,因為三餐老是在外,所以剛來這裡生活的第一個月,就因為吃不到媽媽的味道清瘦不少,還記得大一的寒假爸媽看到我就數落我一番,告誡我不可因為愛美減肥過度,哈!我才沒有呢!
讀書的時候最期待的就是寒暑假,出社會上班了就喜歡有連續假日,因為出門在外的我就可以回家去了!但是我仍然錯過了很多跟家人一起慶祝的節日,我應該是有十年沒幫媽媽爸爸慶祝他們的生日了!一個農曆八月一個農曆五月,剛好都沒能遇到寒暑假或是連續假日,電話那頭傳來金門家裡正在唱著生日快樂歌,不能雙手奉上我準備的禮物,常常都是請妹妹代勞轉送我準備的小禮物或是紅包,難免失落,我或許是因為常常遷就於工作,所以總是不能抽出時間回家幫爸媽慶祝,其實這也只是用來安慰我自己的一種藉口,其實要回家一趟真有那麼難嗎?四月份爸爸摔傷了腳,我收拾了簡單的行李就飛回去金門,五月份爸爸身體不適住院我連東西都沒拿只帶了錢包也就這樣飛回去了,其實這也是身為遊子的一種小小悲哀,常常在發生急迫的事情時才會真正甩開一切回家去,驅使的動力竟然是平常想都想不到的這種意外。
幾乎每天,相隔一個海岸的我們都會打個電話問候彼此,十年來媽媽打給我的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吃飽了嗎?」這句話已經成了她的招牌電話問候語,即使打給我已是晚上十點。打給爸爸,爸爸最喜歡跟我開玩笑說「襪子(閩南語發音)」,因為接起電話我說的那一聲「喂」很像是閩南語發音的「鞋子」呢!要不就是時常說他那裡是「總統府」或是「警察局」,有時我也就這樣跟他瞎起鬨跟他一搭一唱起來,或是有時透過網路視訊看看大家的近況,感謝科技的進步讓我可以有更多的管道維繫著和家人的緊密情感。
為了讀書工作常常往返於台灣金門不下幾十趟,可是離家的那種不捨我卻始終無法調適,每次妹妹載我去機場雖然事前約好彼次都不可以掉眼淚,可是我們卻都是放羊的孩子,常常放任情緒,大概我是個愛哭鬼吧!想到又要和家人分開一段時間覺得有些不捨吧!想家的苦是我這個遊子時常在嘗卻又最不願意面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