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秤師傅絕響

發布日期:
作者: 老楊。
點閱率:701
字型大小:

「擔秤伯」有一手好手藝,是製作「秤」與「錘」,秤桿與秤錘是從前菜市場、商店、農家買賣秤稱斤兩的工具,在市場上買肉時,就會看到肉販將秤鉤,勾起您要的肉,肉販再用秤錘左右來回移動,當秤平衡時就知道多少斤兩及價錢,這種場景不知您是否有印象,要不,晚近大陸小額貿易走私品,列為小孩的童玩,袖珍型的裝飾品,不俱備秤量作用,在大陸街及傳統市場賣大陸貨皆可買得到。只是如何使用及怎樣製作,倒也費思量。

一般來說,因為物品繁多,「秤」與「錘」就細分多種款式,小到中藥店及金飾店用來秤「錢」的單位,大到賣豬公的秤「噸」的大秤,各式各樣的秤可說是琳瑯滿目,對當時擁有一身好手藝的吳伯伯,大家就直稱他為「擔秤伯」,市場上的星秤,皆出自於他手中,自古有云公道自在人心,因為吳伯伯做人實在、憨厚老實,所製作的星秤,其標準自不在話下,可比公設之斗量來得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其公平性更受消費者青睞。

星秤的製作,有其絕竅的地方,可以使其偷斤減兩到不露山不顯水的地步,能使其星秤在重量上較輕或重,輕者商家偷斤減兩商家獲利,而消費者不知,重者商家則少獲利消費者喜歡,原則這兩種對「擔秤伯」的手藝皆不會發生,因為星秤師就是錙銖必較,要使星秤達到公平,「擔秤伯」會反反覆覆斤斤計較,在秤桿上推推敲敲,在秤錘上磨磨磨蹭,他常說童叟無欺,眾人之秤,半兩之差,心明如鏡。故其製作的星秤最為標準,只在生意人手頭上輕重而已(平衡或不平衡而已),所以作生意講究一個「誠」字。

星秤的造型多樣化,這種工夫不是三兩天可以學得來,每支秤桿從頭到尾,皆要精雕細琢,要挑選秤桿的材質,以不易斷不易裂的上好木棍,刻度的距離平均分配,以鐵釘或鋼釘槌入於木棍為其度數,再將其釘頭沿木簷剪斷,用磨刀石來回磨擦,使鐵釘成為一粒粒的尺度,這就是鏨釘入花的絕技,而秤花旁用的數字不是123而是中國古老的數字,其實那些數字是咱們中國的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也就是123456789數字,在阿拉伯數字未傳來中國之前,我們已用了五千年的歷史,然而就在新中國後,我們將它們拋棄,對現在的新人類更是陌生,但對老一輩的人,卻是日常生活記帳的數字,尤其在星秤師的手藝中,要將這些數字轉化為鏨釘入花,更是一流的絕技工夫。將這些數字鏨花以增美觀,鏤刻花紋更成一絕;桿頭的鐵鉤,則是現成的,是向臭腳成打鐵兄弟訂作的;桿頭及秤錘的繩索則是自己用瓊麻搓揉成的,耐用而不易斷裂,說來簡單如行雲流水,做起來相當的費時又辛勞。

秤錘,有用石頭、用銅做的,甚至在匪炮其間就地起材,炮錘因應而生,常是用來秤大豬用的,記得家中大豬要賣了,一大清早清洗豬舍,餵食上等飼料供豬仔飽餐一頓,硬撐豬隻的肚皮,讓每隻豬都能重一點,賣個好價錢。而屠宰場的大叔,總是日過三竿才姍姍而來,氣得老爸鬍子翹,因為豬的食物都快消化光了,然後要我們拉手推車向「擔秤伯」借稱豬的秤,光是秤桿將近二丈長,秤錘重有一、二十公斤重,還要一根大的竹竿或鐵棍,就這三樣要用手推車才搬得動。

雖然秤錘取材容易,但要作到秤錘的橢圓形葫蘆狀,每一粒的重量有其規格,亦是經過慢工出細活千錘百鍊而來,其辛苦自不在話下。總是一把標準的星秤,是經過「擔秤伯」磨蹭的工夫,才能交給商場上使用,像是一個小孩十月懷胎哇哇落地的誕生。

古語有云:公不離婆,秤不離錘。晚近商場日新月異,星秤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自動磅秤、電子磅秤、微電腦磅秤。星秤已英雄無用武之地,秤桿被置之不理躲入門後,秤錘尚有殘餘價值,輪為擋門的擋門錘或是算命仙用來壓衣服收驚的道具,而這門絕技就成絕響。

「擔秤伯」秉持公正不阿,成為市場上標準星秤儀器供應者,年少時,為了讓子女能受好的教育,除了利用夜晚製作星秤,來提供客戶的需求,白天則是建築的土水師,這樣年復一年,積勞成疾,晚年病魔纏身,竟在輪椅渡終生,滄天可悲!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的兒女皆有所成,男的非公即教,女的皆有好歸宿,真是不負「擔秤伯」一生的辛勞。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