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拷土豆

發布日期:
作者: 薛芳千。
點閱率:587

回憶往事,沒想到在悄悄的溜走之後,又偷偷的回到腦海來,怎不教人欣喜若狂呢?兒時在家鄉農村幫忙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農田耕種,譬如種土豆、種安薯、種菜、澆水等,收穫時,看到那些農作物的成果,令人為之歡欣鼓舞,想起參與播種時所流的汗水換來期待的農產品,內心裡不禁興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這番感受讓我幼小的心靈充滿喜悅和快樂。

「拷土豆」,即拔花生,就是在夏天花生成熟季節,農夫到田裡去用雙手連藤帶花生一塊拔起來,如同在拔蘿蔔一樣;「捻土豆」,即摘花生,則是將拔好的花生藤在田地上或運回家裡來把花生連殼摘下來;「揹土豆」,即剝花生,是將花生殼剝開取出花生仁。帶殼花生摘下來洗乾淨以後,加上些許鹽巴放在灶上的「大鼎」煮熟,再撈起來舖在門口埕或櫸頭仔厝頂曝曬數日之後,收入大缸或甕仔內,充作一年內吃稀飯的佐菜,即是俗謂:「吃糜配土豆」。但是,其實吃的是土豆仁,也就是花生仁。花生摘完的花生藤置於田裡或厝前厝後曬乾後,再收攏捆好堆放在草間仔或倉庫裡頭,作為冬天牛隻的飼料,或者作為大灶燃料之用。拷土豆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人力,捻土豆亦復如此,經常是無分男女老少的全家總動員,以便能夠在五、六天之內達到下鼎烹煮之階段,此時農村到處一片忙碌景象,卻也是笑容和喜悅佈滿臉上的季節。說到土豆,不由得令我想起夏天的夜晚,吃過晚飯後在隔壁薛素姿家的門口埕乘涼聽故事,她的祖母總有說不完的故事,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夜夜纏著她老人家說不相同的故事。有一夜,她不用講的,改用出謎語的方式給我們猜答案,她說:「頂開花,下結籽,大郎囝仔愛吃仔賣死」,猜一項可以吃的物品,我們好幾個小孩子,總是沒有一個猜到。最後,老人家拗不過我們的央求,只好告訴我們答案,那便是土豆。

不過,說來慚愧也無奈,我們家因田地不多又狹小,幾塊薄田大都是每坵五百栽、七百栽而已,頂多是一千栽吧!種植花生的田地只有一、二坵,一坵七、八股,每一年的花生收穫量實在少得可憐,別人家的花生是用大缸儲藏,沒有一缸,至少也有半缸;可我們的花生是以甕來收藏,而且,很少能裝滿一甕,通常是在一半左右,而甕的容量約當大缸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上下。雖然,收穫量稀少,但是,種花生十多年,從播種、施肥、鋤草,到拷土豆、捻土豆等等工作,我每年都會從頭到尾參與,其中,以在烈日照射下拷土豆最費力氣,也最辛苦。青少年時期,回到老家珠山拷土豆,是身為農家子弟無可推卸的年度工作項目,也是表現農夫刻苦耐勞又耐操本性的時候。拷土豆的順序,是沿著土豆股向前拔起,此時,雙腿微蹲,身體下沉,兩手全力拔起一叢花生藤後,轉頭擺在背後的田地上,待回過頭來再拔平行的另一叢,轉身放到背後的地上;然後,兩腳往前跨出半步微微下蹲,雙手用力拔起一叢又一叢,如此繼續向前拔過去,拔完一股再換另一股,直到接近中午或傍晚日頭落山才收工回家休息。拔花生的季節,倘若遇到炎炎夏日久旱不雨,拔起來可就倍感吃力又辛苦囉!蓋因土壤乾硬,即使抓緊花生藤用盡力氣向上拔,往往也無法將花生連根拔起,破土而出;就算奮力拔出根部,但是大半的花生卻仍然陷在泥土裡,平白損失大把花生,非所願也;如果再使用耙子將全部陷落的花生耙出來,等於浪費一倍的時間,那太不划算了。當花生拔不起來的時候,必須改用先行鬆土的方式,然後才拔得起來,鬆土的方法有三種,其一是澆水,第一股澆過水後馬上拔,拔完澆第二股再接著拔。其二是敲擊,把鋤頭或耙子高高舉起後落在花生莖部周圍泥土,連續敲擊二、三下,隨後拔起花生,敲擊的樣子好比舂米一般。其三是犁田,用牛拉著犁在距離花生右側五到十公分之處犁過去,花生藤便會一叢一叢連根翻起,另一人跟在犁田者後面輕輕鬆鬆檢起來即可,毫不費力氣哦!

時光飛逝,歲月如流,自從我高中畢業即踏入社會就業後,便離開農耕,倏忽已有三十個年頭。自以為對耕種越來越生疏,距離農田越來越遙遠,種土豆、種安薯、種菜、澆水,只是偶而在腦際閃過的一些記憶罷了。沒想到,客歲夏夜受邀在南山李大哥家吃晚飯,共話桑麻,主人提及花生已經成熟,近日內便要採收,但是,老婆大人起早趕晚忙著做家事和帶二歲大的小孫女,無法做幫手,兒子媳婦都在上班,也無法下田幫忙,農忙時節可又僱用不到人手,自己一個人實在應付不過去,言下頗表無奈!我聽他如是說完,有那麼一些了解,便開口道我也是在鄉下長大,雖然很多年沒有做穡了,然而,種土豆和拷土豆十幾年的經驗還是非常深刻,說不定還會拷土豆,如果不嫌棄腳手含慢的話,讓我來幫忙試試看,就當作是無牛駛馬,好嗎?他說:「可是,你也在上班呀!如何抽得出時間呢?」我說:「我下午五點半下班後到這裡祇消五分鐘而已,夏天的太陽下山時間都在七點半之後,這中間足足有二個小時可以打拚,如果時間不夠的話,周六和周日兩天休息日,便可以全天候下田嘛」!他聽我說的不無道理,便欣然應允了。第二天下午下班後,我準時到達田裡,一瞧,好大的一坵田,我在田埂邊,打赤膊、赤腳,換上短褲後,彷彿又回到三十年前的我。李大哥已經拔了三股,他說四點半就下田了,這坵田總共三千栽,有五十二股,預計二個人需要五個下午才能完成。我站在田裡彎下腰,兩腿平行打開微蹲,雙手向前左右開弓,一手抓住一叢花生藤,右手試探性的使出七分力量拔起,右手一叢花生應聲而出,看見一、二十粒落花生,收成不錯嘛;左手再跟著用七分力量拔起,左手一叢花生同樣破土,又見到一、二十粒的落花生。我只用七分力量,就輕而易舉的將花生藤拔出來,頓時信心十足,兩手連拔六叢花生,順便把雜草一併拔掉,才回頭將花生藤擺在地上排成一列。待我轉回身後,再繼續往前拔花生,真是遊刃有餘,心想這比我年輕時代還輕鬆嘛!連擺了六次花生藤,我立在田中間,放眼一瞧,已經拔好半股多,感覺速度蠻快的呀!雖然,滿頭滿臉汗如雨下,前胸後背更是汗流浹背,可是,一陣山風吹過,通體舒泰涼爽,毫不難過。一會兒,第一股拔完,心頭隨即湧上一股快樂的成就感;過沒多久,第二股也拔好,接著,第三股……第八股也拔完。此時,太陽才剛剛下山,涼風習習一陣陣吹過來,頓覺氣力倍長,正好大展身手。誰知道,忽然聽見李大哥在喊我,說要休息回家了;我深感訝異,便問他夕陽西下,還是一片光亮,等到夜幕低垂,至少也有半個小時,這時刻不是還很早嗎?他說還要把花生藤綁成一捆一捆,裝上手推車載回家去摘花生,今天已經拔完十四股,挺多的呀!既然大哥說要休息,小弟自然是恭敬不如從命,順手將花生藤拎到手推車上堆得老高推回去。在李大哥家吃過晚飯,便回到金城住家洗完澡,我活動一下筋骨,並無不適,扭動一下腰背,全無痠痛,毫無異常。不過,第二天中午彎腰時才發現腿部會痠痛,用手按按大腿肚和小腿肚均同,我知道這是正常現象,很平常也很正常,也不以為意。下午下班後,仍舊依時趕抵南山花生田裡,李大哥已拔好三股,我奮力把花生藤一叢一叢拔起來排在身後,直到太陽西沉,大哥就叫我收工休息,我抬頭數一數,也是拔完十四股。第三天下午,我照舊準時抵達花生田,一陣揮汗如雨過後,又到夕陽緩緩下山收工休息的時候,總共還是拔好十四股,再一個下午就可以大功告成了。第四天下午,我照樣趕往花生田,卻見到李大哥和他兒子兩個人立在田中間,看那剩餘的十股已經全部拔光。李大哥說他兒子今天休假在家,因此,父子二人在下午四點過後就相偕到田裡來工作,剛剛拔完花生。他兒子今年才三十出頭,年富力強,何況,自小就協助農事長大的,駕輕就熟,手腳俐落敏捷,端的是一個好幫手。隨後,我們一齊把花生藤捆好堆在手推車上載回去,提早吃晚飯,我就跟李大哥講,拷土豆難不倒我嘛!明年此時如需人手幫忙,儘管通知我一聲就來,絕無推辭,他欣然點頭允諾。

轉眼一年容易過,酷熱夏日又屆臨,天天躲在冷氣室內,我猶覺暑氣難當,正值百無聊賴。七月二十日接獲李大哥來電告知,明天要拔花生,問我下班後有沒有空幫忙?我說沒問題,下班後準到。翌日下班後,我立即趕赴南山,李大哥帶我前往花生田,卻不是去年那一坵,大哥說這一坵有一千五百栽,二十四股,預估三個下午可以完工。我二話不說,照樣換上短褲,打赤腳、赤膊,重溫上一年的舊夢,仍然彎腰傾身向前,雙手左右開弓,先用右手抓住一叢花生藤,試探性的使出七分力氣拔起,右手一叢應聲破土而出,只見一叢裡足有二、三十粒落花生,收成比去年更好嘛;左手再接著拔起,左手一叢同樣應聲拔出,又見一叢中約有二、三十粒落花生,彷彿重回上一年的情景。只需七分力氣,便能輕鬆拔起來,信心滿滿,我兩手連拔六叢花生,並順便將雜草一併拔掉,然後,回頭把花生藤放置地上排成一列。連擺七次花生藤,我已經拔好半股,覺得速度挺快的呀!抬頭方才瞧見太陽下山,晚霞滿天邊,耳際已傳來李大哥的呼叫聲,要收工了。今天已經拔完八股,捆綁後將花生藤載回去,吃晚飯時,我告訴李大哥說:「明天周五下班後,我要去台灣,再轉機到澎湖,大後天周日下午才能回來,這趟出門的行程是上個月就安排好了,無法變更。很抱歉,明天和後天無法來幫忙,禮拜天回來,如果還需要我拔花生的話,我一定會再來。」李大哥說真不湊巧,還好今年種得比較少,只有去年的一半,不過,今年的花生大豐收,我從小種到老,五十年來就數今年的收成最好。星期天,我從台灣返回金門,立刻打電話詢問李大哥花生拔完了沒有?他說沒有,還剩下八股,如果有空再過來幫忙;我說空得很,五點鐘準到。等我到田裡和李大哥會合,兩人合作用力拔花生,不過一個多鐘頭,就把剩餘的全部拔光,清潔溜溜,太陽尚未下山,還斜斜的掛在西方天邊呢!

這兩年兩次拔花生的經驗,非但讓我重溫舊夢,也讓我重回農家的生活體驗,真是揮汗田中,歡呼收穫,其樂融融!因此,我私心裡認為,每年暑假是學生放假和旅遊旺季,一方面可以安排學生與旅客到農田裡「拷土豆」,親身體驗農家的生活情景;另方面可以舉辦拔花生比賽,寓農耕于競賽中。好比金寧鄉亦曾舉辦石蚵文化節剝蚵比賽,足下以為如何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