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東門是我家

發布日期:
作者: 震撼。
點閱率:611

再往伯玉路走,右邊是一大塊的農業用地,南界浯江溪,西至環島西路交界處,除了一間大賣場,盡頭就是一幢「觀音亭」所屬的建築物,是「觀音亭」專為十方信眾做佛事功德焚化紙厝、山水、紙車、婢女、轎夫、庫錢等等之處。據鄉老稱:此地曾經要作為「金聲戲院」的院址,只因一、二地主眼光稍短淺,未克竟成,否則東門里的發展與繁榮豈是今日局面而已。

糞土變黃金、潛力無窮工業區、黑土頂

在伯玉路左邊則規劃為「工業區」,有養雞場、小型鐵工廠、五金行、餐廳等等,大部分還是空曠的處女地,有待重新開發,但都市計劃規劃為「工業區」,總令人有名實不符的感覺。在伯玉路一段紅綠燈處轉往東洲村的東洲路右手邊皆屬東門里的範疇,右手邊的「黑土頂」有一大部份的田地在戰地政務期間曾是農業試驗所實驗種植菸草和水稻的田畦,一畦一畦的稻田,有著農試所工作人員的心血與期待,很可惜所試種的稻米在土質與氣候的欠佳的因素下,未能推廣全面種植,金門人的主食依然無法自足,仍然全賴外地進口,如何克服先天的環境氣候或改良水稻品種適合在金門生長,更是農業生化科技研究的一大課題。此地挖鑿了三個大水塘,以供應灌溉水稻所需的水源,枯水時期還需要抽水馬達協助灌溉。在燠熱的夏天時常可以看到農試所豢養的身軀龐大的「黑牛港」,沉潛入水中只露出一對巨大的牛角在池面載浮載沉,享受泡水的樂趣。

由東洲路往前可達金酒寧山倉庫、機場,右轉則是林湖路再右轉浯江路與對面的金寧鄉的下后垵遙遙相對,從后垵直下沿著浯江溪的支流,溪上加蓋後的路面並不會使此段路面更加寬廣,往前的路口就是金山路了。由金山路往前走就是自來水廠、度量衡檢定站、縣議會、警察局等機關。這一大面積的土地古早期是「外教場」的一部份,後來則成為農業試驗所的土地,在農試所搬遷至后壟後,原來的辦公處所就由自來水廠進駐,而另一大片作為實驗各種高粱、花生、蕃薯、水果樹、蔬菜的土地,就成為縣議會和警察局的機關;其中縣議會行政大樓是在民國八十三年元月落成。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金門縣終止戰地政務,將原來的「縣政諮詢代表會」依法改制為「臨時縣議會」,民國八十三年元月依地方自治綱要及臨時縣議會組織規程,並於同年與台灣省第十三屆縣市議會選舉同時辦理本縣第一屆縣議員選舉,至今年已歷四屆,並將於三月一日就職。而以「提高警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為施政主軸的警察局是在民國八十四年三月由浯江中心(今總兵署)遷至金山路十五號的警局大樓。

金山路的另一邊則是已廢除的金門縣屠宰場,金門縣屠宰場已遷往金沙鎮中蘭。想起以往在凌晨一、二點屠豬的淒厲鳴叫聲,在靜寂的夜空聲聲鑽進里民的耳朵和白晝午後時摃牛的哀嚎聲,至今叫人悲憐無已!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