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女失散多年回來了李錫奇七十大展大卡司
●牧羊女等十家金門文學發表
還記得「牧羊女」?三十年前在︽聯合報︾副刊一篇︿第四個微笑﹀,在︽金門日報︾副刊一篇︿假如麥芽糖不賣﹀賺了萬千讀者的眼淚,「你不必驚訝,假如麥芽糖不賣,我仍是要買。:::一串噹噹聲響;不似風鈴,不似浪鼓,似一種喜悅的響符。吸引成群孩童。我看見孩童手上的銅幣、紙幣、瓶子、鋁盆,這一些均可換取一團雪白、香嫩,軟的咬不斷的麥芽糖:::媽媽給我一元皺皺的紙幣,就似給我一塊垂涎的麥芽糖。」出生於湖下,在文壇「失散」多年的牧羊女回來了!金門文化局與聯經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金門文學叢刊︾第三輯十種,四月八日(星期六)下午一時三十分在台北誠品書店信義店新書發表會,其中一冊是牧羊女(楊筑君,昔時楊金盾)的︽五月的故事︾散文,牧羊女將與陳秀端小說︽藤壺之戀︾、陳文慶小說︽戰地兒女︾、洪春柳散文︽不知春去︾、石曉楓散文︽臨界之旅︾、趙惠芬散文︽太武山上的美人蕉︾、吳慧菱散文︽謝謝你,赫蓮娜︾、黃珍珍散文︽心弦上的音符︾、蔡振念詩集︽水的記憶︾、洪進業詩集︽離開或者回來︾等十家十部作品溫馨登場,牧羊女的弟弟台大工學院院長楊永斌、黃珍珍(甲甲)的表哥王士朝也都可望到場致意。這批全係最早投稿︽金門日報︾副刊的作家群,女性七位、男性三位,現居金門與台灣者各半,三位博士,蔡振念與洪進業係博士詩人,石曉楓係博士學人。來吧!周末來與牧羊女等十家喝杯鄉情香醇的文學下午茶,來聽聽洪博士走出︽浯江夜話︾的「菊島之戀」。
●李錫奇台灣現代藝術五十年
從牧羊女等十家︽金門文學叢刊︾發表會的文學下午茶走出來後,先別回家,請就近步行到台北國父紀念館的中山國家畫廊,參加金門籍國際知名藝術家李錫奇的「七十‧本位‧李錫奇──走過台灣現代藝術五十年」畫展開幕酒會,時間是四月八日(星期六)下午三時,四月九日下午二時在國父紀念館另有一場成功大學教授蕭瓊瑞主持的李錫奇創作歷程學術研討會。古寧頭人李錫奇的七十大展,去年開始,從上海、福州、北京,一路展回台北,配合這次展出,李錫奇委託王士朝、林守敬精編一冊大開本的︽七十‧本位‧李錫奇─走過台灣現代藝術五十年︾畫集,內容分出︿專文﹀、︿創作歷程﹀、︿歷史回顧﹀、︿評介﹀,收錄上百張創作歷程珍貴影像。展覽酒會當天,另一金門籍版畫家黃世團將現場示範版畫創作,香港藝術家亦將組團與會,金門縣長李炷烽、文化局長李錫隆、畫家盧根陣等人,也計劃渡海前來共襄盛會。開募之後,四月十日李錫奇再偕前聯合報副總編輯唐經瀾、作家楊樹清、新任連江縣(馬祖)文化局長劉潤南一行人前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拜會,與林朝號主任商討中秋節「海上絲路」(暫訂)活動策展事宜。
●洪世國鼓起勇氣重回創作路
一九六四年出生於烈嶼鄉埔頭村的洪世國,國中畢業來台,就讀復興商工美工科,一九八八年進入代理日本Konica(柯尼卡)的永準公司任職形象主任迄今,負責台灣地區九百家連鎖店設計規劃及形象執行工作,遠至馬祖東引島的東海照相館都是他的「轄區」。保有金門人熱忱待人、工作踏實的洪世國,一直是永準公司的「形象牌」;去年,日本柯尼卡公司轉型,與台灣永準公司的長期合作關係生變,必須拓展新業務的壓力,洪世國的精神負荷可想見而知。對美術、工藝、設計、攝影、收藏等領域都有所鑽研的洪世國,恁慮時代中仍有開心的事,一是女兒考上了中山女中(國中全校第一名畢業,臨考失常未上北一女),一是他終於鼓起勇氣回到藝術創作領域,今年元月六日以一幅︽月世界︾版畫作品參加在廈門市工人文化宮舉行的「廈門‧金門‧台灣書畫藝術展」,得到不錯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