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上苑偶拾

發布日期:
作者: 林文鍊。
點閱率:320
字型大小:

一、放下身段 

 「放下身段」比放不下身段的人在競爭上會多些優勢:

——能放下身段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彈性,觀念不迂腐、刻板,而能吸收各種資訊,成為他的本錢。

——能放下身段的人比別人早一步抓住好機會,因為他沒有身段之顧慮。

有一則故事說:一千金小姐隨著婢女在飢荒中逃難,乾糧吃完了,婢女要小姐一起去乞討,千金小姐說:「我是小姐!不願意去。」

結果呢?您猜!

二、淨心去無明

人必須懂得淨心,去「無明」。亦就是說,吾人如能從許多束縛、成見和慾望中解脫出來,即可獲得生命與生活的喜悅。

唐朝的寒山子有一首詩,最能詮釋之:

去歲換愁年,春來物色鮮,

山花笑綠水,巖岫舞輕煙,

蜂蝶自云樂,禽魚更可憐,

明遊情未已,徹夜不能眠。

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明朝的開國功臣劉伯溫,曾寫過一篇「賣柑者言」。故事是說劉伯溫向一位小販買了一堆表皮光澤,看起來很新鮮的橘子。可是回到家一剝開來吃,卻發現果肉乾如棉絮,於是氣急敗壞地跑回去找小販理論。

小販理直氣壯地辯說,世上騙人的事情罄竹難書,又不止我一人而已,你看看那些坐高堂、騎駿馬的文官、武將,看來無不是氣勢顯赫,威風八面,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問題是他們當中,有幾個人能拯救生靈於塗炭?能解救國家於存亡之秋?劉伯溫被說得啞口無言,不知該如何駁斥。後來仔細思量,發覺這位賣橘子的小販,根本是個憤世嫉俗的人,只不過藉賣橘子諷刺時事。

此則故事說明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道理,欺世盜名的人如出一轍,無論外表如何輝煌,名聲如何遠播,實質上虛有其表而已,根本中看不中用。

四、貪圖便宜便會吃虧

《笑得好‧初集》:一人抱兒子在門外閒立,旁有一人戲之曰:「可見父子骨肉,真是一脈,只看你這個兒子的面貌與我的面貌就是一般無二。」抱子者答曰:「你與這兒子原來是一母生出來的弟兄,這面貌怎麼不是一樣的!」

古云:「討便宜即是吃虧的後門。」貪圖便宜會吃虧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