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南海有幸藏忠骨緬懷完人吳稚暉

發布日期:
作者: 洪啟義。
點閱率:1,172
字型大小:

──記述吳公治喪經過與海葬始末

總統褒揚 一代完人

蔣總統中正頒褒揚令曰:「吳敬恆先生開國元良,多士師表,淹中西之學,究天人之理,秉浩然之氣,為振奇之人。初張民族大義於神州,嗣佐國父革命於海外,藉勞力以求新知,雜莊諧而明真理。其對國家統一之貢獻,實奠民族文化之宏基。於生活則不辭粗衣糲食,於思想則兼備沉潛高明;於國家危難之際,則常定大計決大疑於機先。而以民國十六年之清黨,二十六年抗戰與三十八年之遷台建立反共抗俄基地,翼贊中樞,厥功尤偉。論高風碩德,允為一代完人。當此國步艱難,尤慟老成凋謝。茲特明令褒揚,並將其生平事蹟宣付國史館,用昭國家崇德尊賢之至意。」

從太武公墓到水頭海濱,沿途擺設路祭,處處都有部隊官兵、學生及民眾夾道佇候瞻禮致敬,靈車於祭畢則朝此公路行駛,黃沙滾滾,緊隨車陣,更助長了送葬行列的哀戚氣氛。

水頭海邊無碼頭,臨時用登陸艇改裝,舖成跳板,非常簡單,但大船仍不能靠近,且海面風急浪高,乃用兩艘兵艦,以一艘作靈堂,一艘駁運漁船往海外,終因風浪關係,難以並行,於是漁船單獨送靈,上船人數亦減至最少數—十二人,計為胡司令官、中央委員蔣經國、奉靈官縣長張超,及先生親屬馮元賽暨船家夫婦等,兵艦則巡行衛護。漁船划離兵艦二百公尺時,船身的位置,恰好是前面對準了大陸上煙墩山的塔,後面對準了金門的矛山塔,距水頭海邊二千公尺,而且是在金門、烈嶼和大膽三個島嶼中間的一點,完全符合了先生遺命—水葬中華民國南海,其時間又正是中午十二時。至此船上執紼人向兵艦打了旂語,海軍樂隊立即奏哀樂,禮砲也隆重響起,先生骨灰以三束藍、白、紅顏色橪搓成二寸粗的兩條麻繩繫住,從十二位執紼人員的手中,徐徐下葬。一忽兒禮砲鳴畢,骨灰匣沉沒了,繩也短了,不見了!

碧波浩瀚,綠水泱泱,先生之高風碩德,從此永垂千古。

葬畢,在回航登岸時,欲將先生遺囑已裝妥一百元封包賞漁船,船家卻不敢接收,一再謙謝,嗣經先生親人訴說,船家很受感動,方欣然收下。這也可見先生對事無巨細,都注意到的一般。

先生歿後,各方悼哀很多,謹錄先生摯友鈕永建、李煜瀛二先生分別寄自北美、南美之哀輓聯語:

鈕永建:

患難相共,氣誼相敦,六十年初志猶存,黨國歷艱危,回首幾人同白髮;

大業未安,匈奴未滅,兩萬里訃音忽報,江山餘涕淚,憂時誰與話青燈。

李煜瀛:

五十年來,誼若兄弟,情若骨肉,那堪少別便永別;

三千載後,書同文字,車同軌跡,方知先生直長生。

先生骨灰匣葬禮結束,胡司令官則云:「應於金門小塔—矛山塔岸上立碑記之。」洪中委蘭友繼云:「碑陽書吳稚暉先生埋骨處」,狄膺先生也云:「碑陰應書年、月、日、時,中國國民黨葬吳稚暉先生於南海。」

  此動議後,經有關人員多方面洽商籌備,則擇上述水頭海邊左前方高地,為建亭、像之處,而於翌(民國四十三年)年五月動工。亭初建時,乃一水泥尖頂六角形,亭心豎先總統蔣公親題的「吳稚暉先生海葬處」八個紅字的大理碑石,嗣亭頂再改建,舖以琉璃瓦,穹頂則飾青天白日,雕欄紅柱,豐碑屹立,莊嚴而又美麗。亭原稱「稚暉亭」,民國五十六年,經蔣行政院長經國指示易為「吳公亭」亭額(吳公亭)三字為橫寫,正楷,蒼勁有力,係先生摯友李煜瀛先生所手書,碑陰則刻吳稚暉先生頌,頌云:

「布衣一生親,文章百世尊。派異儒釋道,學究天地人。起居半間室,往來三家村。

雞犬逐庭戶,風雲轉乾坤。化身濯南海,正氣滿金門。國師永不朽,日月與長存。

中華民國四十六年十二月象山何志浩敬撰,沁水賈景德敬書。」

亭之正後方三十公尺處,恭塑先生半身銅像一座,藻飾莊嚴,神態如生,是蔣院長於五十二年七月為之建立,其碑記云:

「黨國元老吳稚暉先生,諱敬恆,世籍江蘇武進,生於中華民國紀元前四十七年乙丑三月二十五日,卒於中華民國四十二年癸已十月三十日,享年八十有九,臨終遺囑水葬金門海峽,因於水頭塔山北側建稚暉亭焉。附近山明水秀,風景特幽,四十二年十二月一日,舉行水葬。其後十年,金門軍民為其鑄像,其受業生蔣經國為立碑紀石,秦孝儀代撰並書見《吳亭清話集》─(金門縣文獻會印)」。

及至民國五十八年十月,又於亭之左旁三十公尺處建築約三十坪寬的「稚暉書室」,室內高懸先生畫像,並陳列先生遺著、墨寶、和革命史籍,以供眾覽,淨几明窗,甚宜憩坐。

亭四週築砌有白欄杆圍牆,牆內、外舖以石階,滿植花木細草,連年再經美化環境,植樹蒔花,闢廣場,築圓環,擴建面積現已逾二百平方公尺,林木蓊鬱,光景清幽,天風海濤,極雄麗蒼茫之象,已成為金門重要勝景之一,來亭遊人,多在像前瞻仰默悼,並留詩誌懷,敬略舉幾首於下:

蔡鼎新先生:

「勛勞不用後生美,篆法當垂萬古名;水葬先償歸里願,海邊睜眼待生平。」

廖從雲先生:

「迤邐金城西畔,瀚波潛隱仙蹤,水頭煙靄自重重,危亭濔正氣,卓柏肅高風。盛節懷長壯,髦年赤子心同。稚翁合往水晶宮,布衣尊大老,清範是人龍。」

遺願得償 靈佑金門

  現在金門各界每年凡逢先生冥誕,都為之舉行祭典,儀式隆重,以示紀念;故李石曾先生亦為之創起粥會,寓意亦是如此,尚有的,是為先生譜成一曲─「巍巍吳公」,使萬民歌唱忽忘。總之,先生的人格、風範,已為金門軍民所衷心敬仰;先生的精神思想,將與金山浯水並不朽!

最後,謹恭列蔣院長(蔣故總統)於先生骨灰海葬後發表一篇《永遠與自然同在》的紀念文,文末敘述有這樣幾句話:

「翹首遠眺,海闊天空,一望無際,這正是先生一生寬闊的胸襟;波濤洶湧,潮汐來回,正是先生的堅強與信守。先生的肉體來自自然,但是他的精神,將永遠與自然同在。」

後記

  吳稚暉水葬南海已逾半個世紀,公共電視台為製作「山高水長─吳稚暉」紀錄片,曾於民國九十三年十月初來金拍攝,並請中華粥會會長陸炳文率「吳稚暉學術研究中心」同仁前往水頭協助進行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舉動。曾獲頒金門縣榮譽公民證的陸炳文表示,這是他第六十六次來金,卻是專程為了吳稚暉紀錄片而來,他說:「稚暉先生是世界偉人,聯合國曾在一九六二年追封他老人家為『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偉人』,還通知全球各會員國,對稚暉先生在教育、科學、文化,和藝術上之卓越貢獻,應有適當之紀念。而今年(九十三年)恰是稚老一百四十歲冥誕,稍早於台北的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已經舉辦一場『吳稚暉學術研討會』,出版了論文集與實錄,接著攝紀錄片,都是藉此為追懷一代國士紀念活動,作一番後人應做的事。」

陸炳文強調,吳稚暉的偉大成就,不僅是文化人,金門人的驕傲,而且是全體中國人之光。陸炳文此行動專訪了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並搭乘海巡署支援警艇在水頭海域拍攝當年海葬空景,同時訪問了稚老海葬金門時,這次專程由台灣前來金門「尋根」的海葬船船長之子陳櫻根對父親的追憶。

稚老的「實事求是,莫作調人」格言,都值老一輩或年輕的一代學習,而其遺留下的風範更是國家寶貴的資產,在金門受到重視相當難得,國人更應有適當的紀念,以追懷這一代哲人的典型風範。

民國九十六年十月十日恭撰。

(本文參考文獻:陳洪、陳凌海編撰《吳稚暉先生大傳》、公共電視台製作「山高水長─吳稚暉」紀錄片資料、中華粥會為表達對吳稚暉的崇敬之心專程抵達金門拍攝「閒話家常、笑談古今─民國名人吳稚暉在台灣的歲月」紀錄片資料、郭堯齡(遺作)《吳公亭之秋》、溫仕忠《怡情文集─弔水頭稚暉亭》、張榮強(遺作)《吳稚暉先生的海葬處與紀念亭》、《中華粥會》(復刊第六期「總號30」)。(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