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旅遊隨筆 在人間仙境裡嬉遊

發布日期:
作者: 林俊德。
點閱率:681
字型大小:

出發時天色灰暗,且下著霏霏細雨。大地濕漉漉,在感受上肯定別有一番情趣。

旅行車駛過廣闊的原野,遠山濛在清煙細雨中,幽淡縹緲更逗人遐思。

九二一大震殤後與幾次強烈颱風的侵襲,經歷多年,很遺憾中橫公路至今仍未開通。中部居民得繞道清境農場,也才能到達梨山地區,再經梨山轉往蘇花公路,感覺峰迴路轉更驚險萬狀。

放懷欣賞右邊的高山與峭壁,車左邊的拍岸驚濤,捲著層層浪花,不斷地為海灘鑲上一條很迷人的百摺花裙。

海天無際,偶爾有掠空而過的飛鳥,在蒼涼、寂寞中的靜與美,在別的風景區是絕領略不到的。

車過錦文橋,右折即轉入東西橫貫公路東端的入口—太魯閣峽口。過橋遙望有碑坊矗立路中,飛簷紅柱,古色古香,橫額書「東西橫貫公路。」

入峽口青山橫列,形如屏障,公路沿立霧溪南岸,左側削壁千尋,高可攀天;右側碧水一泓,穿岩繞石,蜿蜒奔流,至長春橋下,河床突然開朗且怪石輕質又姿態自然、疏密有緻。

太魯閣本無亭閣,後公路局在長春祠的天梯頂端,斥資興建一閣,閣中供有幾尊石佛,四壁塑有橫貫公路的施工全圖,及美術雕刻名家匠心巧思,峰巒隱約,人物如生。

張大夏先生有詠太魯閣七律:

「魯閣高懸濁水流,滿山紅葉艷如秋,遙看怪石俯雲腳,倒指飛泉掛嶺頭。

逸興何妨探勝境,壯懷寧肯老山丘!相期攬轡清寰宇,並世功名指顧收!」

進入太魯閣峽口,約兩公里,路旁有小徑,迂迴盤升可至禪光祠,寺周林木茂盛,濃蔭蔽空,幽靜禪林,紅魚石磬,長伴著大自然的疊疊重山,雖然寂寞,但在寂寞中,對人生的迷夢與十丈紅塵,也許更能大徹大悟。

禪光祠與太魯閣相對,有吊橋可以渡谷,並另闢有小徑可通。穿隧道至長春祠,橋頭下側,原為洪水沖走的舊橋,現整修為平台,命名為彌陀巖,經此再越過一道銀瀑,可直達長春祠。

祠建在立霧溪的高岸之上,萬綠叢中,隱現紅牆一角,面對著廣闊的河床,祠側懸崖飛瀑,直瀉河底,水聲澎湃,濺玉飛珠。

佇立良久,深感以前施工的工程師與榮民們,為了全力貫通這條國內外最有名的中央山脈的公路,其豐功偉績,肯定留給所有旅遊人無限的憑弔與景仰之思。

祠兩側各有一圓門,一題「溪山煙雨」;一題「逸興湍飛。」在雨天來遊,面對溪山,並濛在輕煙細雨中,幽淡縹緲,令人悠然意遠!

由祠內清晰傳來的幾聲清磬,更會忘記此身猶在軟紅的十丈紅塵之中了。祠側有兩洞,一名「石階」,深邃不見底,每遇有颱風來襲,會有巨泉湧出,宛如騰蛟沖天。一名「天梯」,拾級才可登臨太魯閣。

過寧安橋西行約七、八公里,及至燕子口,途中經天王橋,橋側有不動天王廟。相傳原為一大石洞,近三百餘年前正逢大地震,地裂山崩,驚險萬狀,正在附近耕作的原住民,均倉皇走避洞中,方倖免於難,事後奔走相告,以為神佑。

寧安橋西行有二公里,過溪畔,即是燕子口。經過一段路風景公認最幽勝,且兩岸削壁對峙,中露一線青天,公路穿行在隧道與隧道間,迂迴曲折,真像一條長龍。隧道外另闢有人行的小徑,繞以石欄,設石几石凳,供遊人停車小憩。

停車倚欄小立,仰視峰可攀天。山風,寒氣襲人。俯視著一泓碧水,越石奔流,峭壁間有燕巢密佈。隧道刻有高逸鴻題「飛燕迎賓」。其筆力蒼勁,足與大地好山好水同垂不朽。

個人集有詠柳與詠燕的詩詞,其中有黃湘屏的詠燕子口七律,寄意最為遙深。

「柳勁參差弄羽花,設前重會未相違。得從畫閣刁梁度,卻自千巖萬壑歸!

吳苑危曹泥已落,梁圍舊侶訊全非,江南處處多風雨,爭及蓬瀛二月暉!」

過靳珩橋,到達福磯,隔溪相對是滿佈驚險的錐麓斷壁,挺拔峻峭,山勢極為雄偉。

流芳橋建於福磯峽與迎賓峽之間。過橋,發現怪石林立,乍看是雜亂無章,而仔細欣賞又各具形態,中間有一塊巨石,光平如鏡,極像台灣的地形,並刻有「鑑台」兩字,是取自佛經內「明心見性」之意。

過流芳橋西行三公里,巉岩對峙,溪流湍急且地勢奇險,公路嵌於巨石峭壁之中,隧道與隧道迂迴相接,有如迴腸九曲。

停車倚欄小憩,面對著千尋峭壁,並靜聽幽谷清濤,肯定是空靈如洗,萬慮俱消。

隧道內壁刻有梁寒操氏題「九曲蟠龍」四字,鐵畫銀鉤,古雅亦如其人。橋右建有慈母亭,橋盡處左側有巨石像小山,當溪兀立,砥柱中流,上面建有一小亭,拾級可登。

因此處盛產野蘭花,遇花開時幽香滿谷,張默君氏題「蘭亭」,與慈母亭隔牆相望,點染著溪山別有幽緻。亭西有一線銀瀑,很像一條長龍,貼著山壁,蜿蜒下垂,不斷如縷,站在慈母橋頭,左顧右盼,都成奇景。

十餘年來,個人讀過許多遊九曲洞的詩,認為馬空群先生的七律最為恰當。

「峭壁千尋困小溪,蒼茫一路曲中低。巖奔突兀窮奇變,碉走迴環入化迷。

飛石臨空遙欲墜,湍流拍岸咽還啼。若非塵輦踏沙去,應認仙源出海西。」

天祥距太魯閣有二十公里,四圍山色迷人,中擁有一高山盆地。山麓有文天祥塑像與大理石碑,刻有正氣歌,代表民族英雄的精神與永垂典範,過天祥、經岳王亭,為仰慕前代忠貞,我們拾級登亭,想像岳王一生豪情壯志,忠貞勁節,誠足以勵來茲。

迤邐西行近三公里,至文山盥洗小憩駛車回天祥。啜茗高山烏龍茶清談,深宵入睡,除流泉、銀瀑的淆響外,大地萬籟俱寂。

文山麓旁的崖壁下,有著名的深水溫泉,並建有石級可下達,其水溫在攝氏四十二度左右,四週岩石環繞,彷彿一天然的浴池可供十數人同浴。

公路過此更迂迴盤旋,穿過長隧至海拔一千兩百公尺處,有地名眺望坡,並建有豁然亭一座,紅柱飛簷,聳翼如飛,亭下循山勢,舖設石階數十級,石階盡處,立有白大理石牌坊,橫書「峰迴路轉」,由此繞山徑小路往下走,可順利到達天祥。

眺望坡東北為原始森林。梯田相間,雞犬相聞,想起前輩詩人所詠:

「蝴蝶雙雙入菜花,日長無事到田家。雖飛過雞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

口荷!真從內心深處羨慕他們的山居生活,確實太雅靜,太悠閒了。

至洛韶小憩,過慈恩又峰迴路轉,海拔約在二千五百公尺。公路盤旋上升至二千五百公尺以上,巉崖峭壁,連綿有十數公里。

沿途雲霧迷濛,縹緲於合歡山東西十數公里,車穿行於白雲銀波中,千峰雲合,萬壑相通,令人有如駕一葉扁舟,飄飄冉冉於雲海之上。

在這樣妙曼、迷人的境界,柔雲伸手可掬,深覺此身已飄飄如羽化登仙,也憶起了蘊之的一首七律。

「蜃樓隱隱按溟濛,捲絮翻銀態不窮,旭日可親宜出岫,繁星作伴好行空。

飛騰欲遣千山谷,俯瞰還教萬壑通,應向中原問消息,化為霖雨趁東風。」

公路過愚公峭壁,直上海拔三千二百公尺以上,到大禹嶺,縱目四顧,萬嶺千山,巍峨無匹。二年前隆冬時曾至此,寒流山風勁洌,且雪花紛飛,潤谷都成玉雕銀鑲。

大禹嶺至梨山的中途,有高崗,古松迴繞,氣象宏偉,想起此處昔日全是荒涼的野地,今天能成為中外聞名的名勝,心中感觸很多。

梨山位於橫貫公路上的全線中心,為主線和北支線的交叉口,東可至太魯閣,西至台中縣東勢鎮,北再接宜蘭,為全線的平原之一,且臨台中縣大甲溪,溪流終年如帶,清峰環處,山勢公認最為雄偉。

我們一行九人倚著早已停業的梨山賓館的樓闌遠眺,合歡山、南湖諸山均歷歷在目,有的清翠深鬱,有的終年積雪,暮雲朝旭,自然界的無窮千變萬化,不能不嘆造化的神奇與瑰麗。

距梨山五公里,盤旋而上,可到達福壽農場,場田縱橫千頃,直伸至思源埡口,遍植果樹,菜蔬高山產高麗菜每年出產甚豐。

而今日的武陵農場,以春之花海,夏之蔬果,福壽長春茶,秋之楓紅,冬之瑞雪與提供高品質的旅遊服務,肯定讓古時盛唐詩人王維的「桃源行」,描寫偶入武陵桃園的桃源夢境與經驗心情,真實地一一呈現。

我們看著青山綠水間種植的很多不知名草本花木,藤蔓牽架,奼紫嫣紅,自在地開落,憑欄欣賞,悠然意遠。沿側山坡,十餘間房舍比櫛,有些是榮民之家,有些住有原住民,屋前屋後,都遍種蔬菜瓜果,田舍美麗與大自然的風光,盡收眼底。

梨山風光,馳名海內外,並為國際友人、觀光人士所嚮往,個人翻出二年前旅遊,曾有一闕詠梨山春曉的詞,意境最為優美。

「午遲春倦,乍愔愔遇雨,涼生苔閣,細瀑銀迷三萬縷,四壁群峰如插,遠樹堆煙,新螺擁翠,碎玉鳴千壑,七巖殘照,一時風景幽絕,漫聽樵唱歸來,山居易曉,暮靄紛然合,落日人家深處有,遠火低星明滅,佇冷閒階,愴懷故園,心事從誰說,高樓索睡,喨鶯休令驚覺。」

過梨山至達見,公路傍八仙山腰,迂迴盤旋,山路平坦又舒適,飆輪疾轉,於重山茂林間,空山不見人,但聞泉水聲」只有空谷輪音,與群山響應,幽靜而驚險萬狀。

台中縣大甲溪溪流公認是台灣河川湍流急狀最有名,更是台中縣終年開發電源的最佳河段。

鵝蛋形的大水湖,是水壩的水所貯成,湖水碧綠,真像一塊美麗的碧玻璃,與梨山上的青杉白石相映,真像一幅淡雅迷人的圖畫。

在青山小憩,房屋隱於萬綠叢中,屋前花木扶疏,屋後建有眺望台,平欄遠眺清波瀲瀲的狹湖,翠色撲人。

雲殤與颱風的侵襲,往台中縣谷關勢必走回頭路。我們往宜蘭,靜心地看青山高谷,車行於高峰上,真像天馬行空,俯視輕霧迷谷,群山漸低,等到車疾駛下坡,仰視又見怒峰插天,造化之神奇,真令人嘆為觀止。

傍晚安抵谷關,是群山中的一塊大平地,以溫泉最著名,泉溫約攝氏四十五度,對老年人的關節炎及一般人的皮膚病都有良好的治療的功效。

是夜暢洗溫泉浴,與洗去征塵。

次日我們各自回家,愉快的三天二夜的中央山脈之旅,並暢遊花蓮附近各名勝已歷完全程,峰巒隱約,尚在眼前。我們又墜入十丈滾滾塵煙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