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鄉
離開它,不知不覺已經邁入第七個年頭了,乍聽之下,還以為我今年貴庚,其實我也只不過是個七年級生,只是想起我們這一代的金門小孩,在當年的最高學府「金門高中」完成自己的學業之後,就獨自赴台灣島就學、發展,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到了北部的小孩則融入台北的華麗生活,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在與故鄉相似度較高的南部地區生活,無論在北部或在南部,都免不了經歷過一段思鄉的情愁。想起最初幾年,有時候也是受不了台北的生活,心中總是吶喊著:「我需要新鮮的空氣!我不想在混濁的都市裡生存。」但隨著時間的流過,繁雜生活的麻痺之下,不自覺地已經慢慢習慣了在台北的日子,在大學畢業之後,所要抱怨的焦點已經從生活煩悶、課業的壓力,轉移到工作及老闆的身上了,每天在老闆及客戶之間周旋著,有時候還真的令人喘不過氣。
話說我的老爸老媽在金門土生土長,是標準的「係金ㄟ」,一心想著自己的子女回家鄉著根,卻礙於無奈,大家都知道金門的工作機會及經濟真的是年輕人回流的一大關鍵,若能解決這問題,我想年輕人回流金門的意願會提升不少。這一年,在媽媽敏銳的眼力之下,搜尋到就業相關的考試資訊,我跟老妹回來考試並爭取機會,在這時刻,我才發現失業及求職的競爭在一個純樸的小島上,也是顯而易見的現象,「哇!有將近一百四十個報考者競爭六個名額……。」傻眼之餘,我們家兩姐妹只能當作回「家」一趟,看久不見的老爸老媽,也彌補一點在台灣所缺乏的家庭溫暖,至於對於這次的徵選,心中卻絲毫不抱一點希望,就這樣回到台北……。沒想到,就因為這個機緣,我又回到從小長大的故鄉。
當我一下了飛機,刺眼的微笑灑在我身上,讓我感受到無比的熱情,我覺得到達金門的背包客,第一眼必定也是被此股熱力嚇到,接著,我習慣性做了一個每次回金門都會做的動作,就是深深吸一口氣,與在台北火車站的空氣真的是天與地之差別,在踏出尚義機場之時,我不假思索的乘著機車往海邊奔馳而去,金門的海邊是我的最愛,在台北的時候,都會想著它的好,金門海邊沒有太多的點綴、裝飾、光鮮亮麗的燈光和人潮,沿路看到的只是皮膚黝黑的阿伯、精力充沛的小土狗、紅磚築成的古厝,新鮮的空氣加上陽光的的活力,再襯著涼爽的微風,感覺將我一身的壓力及疲憊洗滌一番,踩在細白的沙灘上,兩人手牽著手,再加一隻傻呼呼狂喝海水的黃金獵犬,這景象想必一定會在記憶中烙下深刻的一幕。一次難得的經驗,在漲潮的成功海邊,坐在階梯上吃著便當,看著海浪拍在堤岸邊的石頭,濺起的水花、有層次的波浪,聽著似催促著你的浪聲,這般的美麗的壓力下吃飯,還真是頭一回呢!另外,金門的星空也是不可少的特色之一,坐在慈湖堤上,右前方茂密的樹影,燈塔上的燈火一閃一閃的,延伸過來的海平線不停的起伏及水浪的律動,串起一列廈門閃爍的燈景,上方還少不了星星的點綴,左前方古亭上的月亮如玉高掛,倒映在水面上的金絲帶不僅在水面上閃動,也在我心中激起一股安定感,黑暗中唯有明月在那眺望著我們,右邊亮眼的星空及華麗的燈景襯上左邊明亮的月光及黑暗的寂靜,成了強烈的對比及映襯;這種景色在霓虹燈充塞的台灣,是看不到的畫面,想起連宜蘭的朋友到金門當兵時,都驚訝的說:「我已經覺得宜蘭的星星已經很多,沒想到金門的星星更多、更耀眼。」聽到這,心裡有股驕傲油然而生,心想金門的三寶,可是星空、海邊及空氣呢!金門的星空堪稱全國第一,然而四處都是海,隨時都可以到海邊散心吹風,而金門之所以被稱為養老的好地方,也就是因為空氣之新鮮、環境之清幽;我想這真是金門人的驕傲啊!
回到它的懷抱後,不禁使我心中冒出問號,為什麼在台北的六、七年間,總覺得「大口吃遍台灣」中吉松孝「吃」出來的金門,特別有味道?總覺得在外地人鏡頭下的金門,特別美麗呢?以前的我在這裡成長,但卻總是嫌棄它的落後,一心只想往大城市跑,總是無視它的美,一心只想往霓虹燈裡竄;慚愧的是,原來是以前的我犯了與時下年輕人一樣的錯誤,總是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都不會抬頭好好看看自己家鄉的月亮,怎麼都沒想到我居然從異鄉人的眼中,看到它的美及價值。
在這個油價物價上漲的時代,在空氣污染指數偏低的金門,馬總統騎鐵馬環島的渲染下,再加上背包客這名詞的崛起,不只台灣人環島的越來越多,金門騎單車環島、通勤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更多志同道合的車友相約前往廈門進行環廈之旅。我也即將跟上這股潮流的步伐,沿路嗅著高粱的氣息,一步一步地探索故鄉每一個村莊的歷史,欣賞每一處風格色彩不同的風獅爺,在每個村落立牌旁留下青春的剪影,和門口悠哉納涼的老阿公、老阿嬤聊上幾句,也是別有一番懷舊的韻味;給自己最終的目標是真正的去欣賞、了解這我從小成長的這塊土地─金門島之美,並在129個村落留下我們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