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職棒經驗
夫妻倆第一次看職業棒球賽,是同事贈送的免費招待貴賓券,時代久矣無法溯及既往。自從寶貝讀幼稚園開始趁便暑假帶著看中華職棒,一直至今已經好多年,認為4、5歲的兒童應該看得懂來培養,父母親帶著小孩看,是小孩陪著大人看;還是大人陪著小孩看呢?界定已經模糊不清。
剛開始幾次經驗,觀察各式各樣的事蹟,有趣略述一、二。兄弟主場對戰中信鯨,我們全家是兄弟象迷;當然坐在兄弟象啦啦隊區。在我們前面一排座位,也是父母親帶著小孩來看,可見父母是象迷;但不一樣的是小孩則非也,因為每當中信鯨得分,兄弟象區的在座只有他站立,兩手敲黃色啦啦棒高呼Yay!耶!耶!
當我們這家聚精會神專心看球賽,過了許久發現前面那一家怎麼不見了?遠遠望去對面零散幾個人,喔!原來在那端,因對面是中信鯨啦啦隊區。我在想:父母親可能受不了、覺得不好意思「落荒而逃」至對面免得尷尬;問題是從頭到尾沒有人覺得不妥而制止,那小孩天真無邪得可愛,令人增添莞爾趣事會心一笑呢!
比賽前,粉絲購買周邊商品希望拿給隊員獲得簽名,這樣可遇不可求,練習區外籍球員作風會主動熱情簽名完成,手指示意讓家長接球轉給跟在身旁3歲小朋友再拋出;然後小朋友雙手捧住棒球興高采烈走路家長跟隨。真是有獨樹一幟的眼光經營球團聯盟,小小孩是未來主人翁長期財源支持點、支助力;相對之下,本國籍球員比較靦腆。
女兒說:「寧願在家看電視台轉播,攝影畫面特寫鏡頭清楚每個狀況,並且又有體育主播或來賓專業講解分析評論」,就慢慢退出看現場。每年7、8月份參與賽會是不成文規定,父子倆默契、心靈相通,當作順道慶祝父親節。兒子國中週記曾寫出:有天長大要用自己的錢請爸爸一起看球季比賽。感動身教行為影響略見一斑。在場內聲嘶力竭吶喊呼口號、敲黃色加油棒,同鋼鐵象粉喝采打氣揮舞,震撼把工作進修課業上壓力釋放九霄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