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認識自我 有取有捨 ──訪金中輔導老師李瓊芳談生活小道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春柳。
點閱率:2,302
字型大小:

輔導的精義:在一段時間裡,陪伴一個人,盡力地幫一個人認識自己。輔導學生認識自我,肯定自我。輔導者要自助助人,明白自己的能力和極限。
李瓊芳老師說,她和金中校園的情感相當親近,金中的校園環境相當吸引她!
「尤其是圍牆印象,它是我童年的遊樂場,我5、6歲,未上小學前,即因在金中任職叔叔的關係,常越過圍牆,來今金中圖書館、行政大樓一帶遊玩。
高中三年、特師一年,最熟悉的教室是現在的圖書館後面停車場一帶,即『毋忘在莒』勒石附近。初讀特師,還曾住校一星期。除了教書,育兒時期,我們也常帶孩子來金中校園玩。」
民國58~61年,李瓊芳的金中學子時期,正處於世代交接的戰地教育,其特色為黨政軍一起管到教育。弊:多方箝制,缺乏自主性的自由;利:原本貧瘠的教育環境,因外力的介入而豐富起來,培育出一批人才。
當時的師資多元,有臺灣來的年輕師資;有軍職的老師;有本土的返鄉師資。李老師追憶著那批本土的返鄉師資。
「有地理老師蔡鳳雛、國文老師黃書文、英文老師李福生、鄭雪梨、歷史老師李增德、數學老師李存鑫……等等,他們是一批自學能力很強、很優秀的老師。如:李福生老師會聽美軍電臺、看Time雜誌,蔡鳳雛老師在校園建立了立體地圖,……。他們啟蒙了年輕的學子,讓他們萌發出到臺灣插班讀書,甚至出國留學的夢想。」
數年後,缺乏師資的金門,又因新生代的保送師範院校,培養出大量回饋家鄉的師資。李瓊芳老師即是其中之一。
民國72年,金中輔導室成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系畢業的李瓊芳老師成為輔導室主任,輔導工作一做長達20年。
「這段期間,金中的輔導工作有何變遷?」
「民國70年代,剛成立的金中輔導室偏重學生輔導資料的建立。規模雖然小,但學生個案仍形色俱全,譬如有精神分裂者,因金門家庭民間信仰濃厚,家長常以拜拜來尋找解決之道,故輔導室很需要與家長聯繫、溝通。
80年代後,家長群年輕化、教育程度升高,對學生的課業介入多,期望也升高,金中輔導室的工作重心隨之轉型,偏重於整體學生的生涯規劃。
「聽李主任談輔導,可感受到妳很重視社會變遷,順勢輔導。若撇開變遷,請問輔導工作不變的核心原則是什麼?」
「我認為輔導的精義:在一段時間裡,陪伴一個人,盡力地幫一個人認識自己。輔導學生認識自我,肯定自我。輔導者要自助助人,明白自己的能力和極限。因此,輔導工作不能陷入情感轉移,讓受輔導者過度依賴你,或輔導人放不掉受輔導者。」
個性明朗隨和的李瓊芳老師參與社團早且多,包括家扶中心溫媽媽、寫作協會、國家公園志工、金大研究助理……等,其參與的因緣如何?她又如何去掌握、安排這些多元的角色呢?
民國86年,因緣聚會,李老師在家扶中心圖書室認識了李鳳珊主任,在他的邀請下,參與了「溫媽媽」。家扶中心依年齡層分三大組:1.慈橋社是高中、高職學生社團,輔導孩子課業、才藝;2.展愛隊是一般社會青壯人士,幫助單親弱勢家庭;3.溫媽媽是較高齡者,介入、輔導功能不彰的家庭。
民國87年,李老師加入寫作協會,一方面是國中英語老師楊清國的邀請,一方面是李老師自己對語文的興趣,她喜歡讀書會,寫作協會讓她感覺自在。
至於國家公園志工、金大研究助理,則是民國95年左右,李老師退休後的生活安排。她喜歡大自然,喜歡國家公園的環境,故參加了第5期的金門國家公園志工訓練。民國94年,金門大學閩南研究所第一屆招生,她又幸運地被錄取。
「選讀教育心理系,成為家扶中心元老級的溫媽媽,成為寫作協會鐵桿,就讀第一屆金大閩研所,這些選擇皆具前衛色彩,請問李老師自認為有何人格特質呢?」
「1.好奇心強,冒險性小。凡事量力而為,隨緣聽命;2.取捨明快。面對選擇,能想清楚自己的要與不要,擇其所愛,愛其所擇;且不管角色再多元,家庭永遠擺第一;3.重視時間管理。我喜歡過簡單的生活,對生活沒有太多的預設立場,故容易自在。」
李瓊芳老師出身大家庭,又嫁入大家庭,周旋於二家四老眾親朋好友間,人際關係複雜卻良好,生活處理游刃有餘,故被戲稱為「金門最後的大家閨秀」,其身處大家庭之道是什麼呢?
「事有一體兩面,凡事多往好的一面想吧。我自己出身大家庭,且為大女兒,從小習慣於幫父母親分擔家事,故外表雖年輕,內心卻有個老靈魂,不排斥傳統價值。「我曾告訴女兒:面對大家庭,若我們能真誠地對待他們,我們是既得利益者啊!
至於身處大家庭之道:
1.無爭。面對家族人際的利益衝突,退一步則海闊天空;
2.謹言慎行,不談是非。大家庭難免人多口雜,最好是聽而不傳。
我與老老少少相處,都重視分享,尢其是分享新鮮事。生、老、病、死,人之常軌;悲、歡、離、合,人之常情。但我喜歡把人生幽默化、快樂化,不喜歡太悲情。對待身邊的好壞事,皆以平常心處理、對待。」
總結生活小道,李瓊芳老師再次表達:「因為我學了教育心理,我相當清楚:人要對自己真誠,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心靈若不平安、不平順,則無法幫助任何人。因此輔導工作常是幫助混亂者回到原點,回到初衷。」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