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廣讀雜書以文會友--訪金中國文老師王先正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春柳。
點閱率:1,973

王先正老師出身金門傳統嚴父慈母的家庭。「823砲戰後,我四、五歲時,母親帶著子女遷臺避難,輾轉搬遷,有一陣子住在中和的『金門新村』,從事公務的父親繼續留在金門工作。」
不識字的王母,既要辛苦持家,又要管教孩子,心力難免不足。因此,童年的先正,經常跟隨著大他九歲的大哥打籃球、看漫畫書,荒於課業。幸好長姐如母,賢慧顧家,引導弟妹們努力向上。
在金門的王父儘管很關心孩子們的健康、課業,但鞭長莫及,因工作忙碌,距在台家人遙遠,只能靠著書信督促孩子、勸勉孩子,但效果有限。
「民國56年,我被父親叫回金門就近管教,住在金城模範街的縣府宿舍,重讀金城國中初一。這一年,嚴格課子的父親每天督促我日日晨讀於東門精神堡壘附近,課業日進。」
國中二年級,少年先正又回到臺北母親和大姐的身邊,讀北市雙園國中初二,同班同學有不少是北市各校的退、轉學生,先正擔任班級幹部,學習如何領導。初三,王父終於調職臺北,在他的督導下,先正課業稍有進步,但高中聯考仍失利,讀強恕高中一年級的前段班。高二轉學天主教范普厚神父創辦的光仁高中。(1970~1980年,范神父移住金門十年,為金門金城天主堂本堂神父。)教會的光仁高中師資陣容堅強,師長們學識佳,愛心足,同學亦多品學兼優之輩。先正在這樣的校園氛圍裡,力圖上進,為了專心課業,高三申請住校,專心學習。之後,通過大學聯考,考上東海中文系,進入全臺最美麗的校園。大學四年,受教於諸多博學之師,大開眼界。
自稱年少不知認真的先正,讀書路上,課業起起落落,學習上比一般學子多了些轉校的曲折。但他自小保有廣泛閱讀的習慣,看漫畫、看閒書、看雜誌……。根據其(書癲懺悔錄)一文寫說:「憶我童年,家中有不少連環圖、漫畫書,我愛不釋手。……國一,金城莒光路上有耀光書店、新興書店,我常流連忘返。……讀強恕高中去校外補習,路過臺北牯嶺街的舊書攤,養成我淘寶的嗜好。……大學,東海校園圖書館,中外文藏書豐富,全都開架式,我常隨意翻閱。」
民國66年,年輕的王先正大學一畢業,即返鄉服務。先受聘於李養盛校長,至金寧國中(日後改中小學)教國文,成為王老師。因為寧中僻處鄉間,王老師單身住校,生活難免苦悶。讀書寫作是其解決苦悶的途徑,當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有暑期進修班,但名額有限,競爭激烈,中學老師若有公開論述的作品可以加分,為了爭取錄取機會,王老師動力十足、埋頭寫作,在執教寧中七年的第三、四年裡,於《金門日報‧正氣副刊》發表了不少作品。
民國70年,結了婚的王老師居家於金門首善之區的金城。為了上班便利,民國73年,在洪文向校長的聘任下,他轉教於金城國中。
任職城中五年,王老師受到教學組長楊忠建、洪榮選老師,訓育組長楊振忠、楊福山老師的盛情邀請,擔任校際作文及演講比賽指導老師,學生成績輝煌,成果豐碩;在許維民老師的邀約下,也參與指導學生校刊採訪編輯,教學相長。
民國78年,基於對當時金門最高學府--金門高中的嚮往之情,王先正老師受聘於王添富校長,轉教金門高中。這一教,就是二十年,直到民國98年退休,在金中他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
其間,除了本份的國文教學,擔任導師,王老師也參與指導金中校刊的編輯、童軍團活動,有時也指導學生全縣國語文競賽。民國88年,李光明校長任內,在教務處的督導下,王老師更與國文科同仁王振錐、洪春柳、黃書文、陳秀端合寫鄉土教材,且申請得縣府文化局經費,出版了《金門詩文歌謠選析》一書,散播鄉土文學的種籽,為金門地區出版鄉土教材書的先驅。
此外,熱心服務的王老師,不避煩雜,常被同仁選為國文科研究會主席。有好幾年,王主席總不忘加碼科主席的小小津貼,為大家辦一場聯誼餐會,先開會,再餐飲,餐桌上的國文科聚會,有酒有詩。
「金門高中是個很愉快的工作環境,學生素質佳,同事相處融洽!二十年的高中教職生涯,我既能專心教學,又能兼顧到家庭,生活上安居樂業。尢其是千禧年後,金廈小三通,同事結伴旅遊活動熱絡,更增添了不少的生活情趣。」
民國87年三月,金門寫作協會成立。王老師以文會友,由校內教學跨足校外社團,成為金門寫作協會的鐵桿之一,不但長期力挺協會活動,且於民國101-106年,擔任協會第五、六任理事長,辦理「燕南書院講座」、在「二手書店」辦小型會友書展……等活動。重視聯誼的王理事長,有時還自掏腰包,請文友年度聚餐。
經營二十多年,老牌的金門寫作協會,辦理過近五十場的紙本讀書會、電影讀書會,出版了八本會友專輯:《仙洲群唱》、《浯島海吟》、《浯江曲調》、《浯島跫音》、《貴島雅集》、《海印傳奇》、《浯鄉傳承》、《浯鄉印記》。
「王老師如何解釋自己的寫作動力和以文會友的概念?」
「我初中時即在校刊發表作品。記得有位作家曾說過:『寫作會讓自己壯大一點,不再渺小。』我亦有此感!希望藉著發表作品引人注目。我喜歡買書、看書。也喜歡收集資料,喜歡以文會友,樂於介紹他人作品,也常在臉書介紹文友活動,讓大家互相認識,為平淡的生活添加一點文藝的色彩。」王老師如是說。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