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溫馨浯島烈嶼情    

發布日期:
作者: 賴瑞玲。
點閱率:1,816

  金門探親的倒數第二天,如同上一次因為天候不佳,已經放棄要去小金門的計劃。尋訪官路邊風獅爺時,發現家家戶戶門口都擺放著牧草,一邊詢問前往風獅爺的路徑,一邊好奇地思考牧草的作用。
  穿越過一大片泥濘草地參拜完風獅爺後,剛好有位老人家在門口準備香案,好奇地提出我的疑問。原來適逢農曆4月12日也就是浯島城隍爺巡安祈福繞境的日子,想起稍早在金城買早餐時曾看到浩浩蕩蕩出巡的隊伍。他說是為陪同城隍爺出巡軍將所騎的馬匹準備的。哇!金門人真的好貼心。看到村子廟前有位先生已經準備好供品,寒暄幾句之後他解釋得更詳細了。原來城隍爺出巡有放軍將的儀式,沿途的民眾會準備五節芒亦即牧草和一桶水給軍將所騎的馬匹享用。陳先生說歷年來城隍爺出巡前都會有所謂的「洗路雨」,因此前一晚的傾盆大雨之後應該是不會再有大雨了,頂多是毛毛雨。聽到他的說明後吃下定心丸,火速騎車趕到水頭碼頭搭船前往小金門一償宿願。
  抵達時輪船剛好靠岸,正要刷卡進入時,有位長者掏東西時有卡片狀的東西落下,於是提醒他有東西掉了,原來是縣民卡。進入船艙後兩人開始聊起來,原來年過七旬的洪先生在台灣的工作退休後就回到烈嶼,因為家鄉還有點小生意要照顧,太太則留在台灣照顧兩個小孩。得知我第一次來烈嶼,問我想去何處,依稀記得女兒說過有個秘境有很特別的地形和海藻覆蓋,還有個觀景臺有望遠鏡可以清楚看到對岸。「是青岐港的綠石槽和沙溪堡啦!」恰巧他就住那附近,豪氣地說下船後讓我跟著他的車,說是我人生地不熟,他要幫我帶路。雖然覺得不好意思,但是盛情難卻之下只得應允。
  跟著洪先生的小貨車,第一站他帶我來到烈女廟。介紹過烈女廟的歷史緣由之後,他將捐款交給一位年輕人,原來這間廟是他姪子所管理。之後我們就來到了青岐港,他父親是一名漁夫曾在這裡捕魚。這是他兒時常來遊玩之處,但是長大後因為都在台灣就很少到這裡了。整個海岸沒有任何遊客,當值的是鄉公所的導覽人員洪小姐,她也是在地人但嫁到金門,目前在這裡工作。適逢漲潮,只看到一些消波塊,綠石槽僅隱約可見。熱心的洪小姐馬上跟我導覽起此處特殊的玄武岩地形,真是一堂扎實且專業的地理課。風吹日曬雨淋再加上海浪侵蝕的關係,此處的洋蔥狀風化玄武岩和柱狀玄武岩地形讓海岸線看起來絕對稱得上是海岸動物園喔!她還跟我玩起了猜猜看,有的玄武岩看起來像犀牛,有的像大海龜,有的像手指,甚至有的像是風獅爺喔!全長一公里的玄武岩地形,還有因為地形崩壞而掉落到沙灘上的特殊碉堡景觀,不遠處還能看到復興嶼哦!導覽結束後還獲得一張綠石槽明信片,填完資料後他們說是會寄給一年後的自己。收穫滿滿耶!
  以為洪先生已經離去,很感動他竟然一直在入口處等我。接下來他帶我來到有「國境之西」的軍事據點沙溪堡,走上觀景平台時飄起了點點的毛毛雨。洪先生說他每天清晨五點都會散步到此運動,我們來到了涼亭避雨。沿途長滿了生命力極強的團扇仙人掌,正值花季布滿了數不清耀眼吸睛的明黃色的小花,讓人心情豁然開朗。因為他中午與人有約,原本邀請我一起用餐,連忙說不用因為已經麻煩叨擾他過久了。相互留下通訊資料,他還說女兒在金門有任何需要幫忙之處盡量告訴他,下次再來金門時可以好好招待我們。
  正值台灣疫情高峰期,採用孤獨一人的跳島式旅行,盡量避開人群。但旅途中與浯島和烈嶼居民萍水相逢的互動交流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也體會到溫馨的濃厚關懷。真是太感恩了,期待再相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