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聲聲蟬唱逸趣多

發布日期:
作者: 潘憲榮。
點閱率:1,483
字型大小:

假日,偕內人去登獅頭山,耳畔不時傳來蟬兒「知了、知了」的鳴唱,增添不少熱鬧氣氛。
清亮的蟬鳴,勾勒起不少童年的回憶。小時候住在鄉下,捕蟬是童年的有趣活動。捕蟬的方式非常多樣,用網子捕、瀝青黏或者徒手捕捉,花樣百出,最重要的是,必須眼明手快。其實,有沒有捕捉到並不重要,開心的是,與玩伴在原野找到歡樂時光。
循聲找蟬,可檢測自己的聽力與視力,蟬的種類非常多,一般常見的「臺灣熊蟬」,黑色身軀和樹幹顏色接近,較難找,而且警覺性較高,接近牠時會停止鳴叫,有時也會立即飛走。另一種是綠色的叫「草蟬」,反應比較遲鈍,較易得手。奇怪的是,蟬被捕之後,就不再鳴唱;的確,萬物在適合的空間,才能展現其生命風采,蟬應讓其留在樹林間,讓他盡情歡唱,增添大地的熱鬧與活力。
現住家附近,有兩棵鳳凰木,夏天時也常會傳來陣陣蟬聲,剛開始覺得有些吵雜,漸漸地,習慣了,反而覺得這些聲音宛如跳耀的音符;想想,現在要在都市裡聽到蟬鳴,談何容易?聽聽蟬唱,回味一些童年記憶,多麼美好!
讀小學時,有一回暑假班導師帶大家到校園找蟬,「蟬是值得研究的昆蟲,牠的成長十分奧妙。先將成卵附著在樹上,卵化成幼蟲後,再遁入泥土裡,吸食樹根的汁液來維持生命,羽化成蟬的時程,依其品種不同,長短不一,最長的要在地下苦熬十七年……」老師為大家解說蟬的蛻變過程。多麼漫長的時間煎熬,難怪重見天日時,如此開懷歡唱。
大自然充滿奧秘。其實,公蟬引吭高歌,最主要是為了繁衍新生命,透過嘹亮的聲音吸引伴侶,共同達成天賦的責任。古人詠蟬:「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牠們在短短的生命裡,克盡職責,完成傳宗接代任務,執著的天性值得肯定;對照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不在於歲月長短,更重要的是全心全意煥發生命的風華。
夏日,走訪山林,聽聽蟬鳴,充滿活力與熱情的音符,依稀傳來歡喜與恬適的能量,感覺真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