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小說連載】冬梅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長慶 。
點閱率:996

經過村人的提醒,翌日618是雙號,共軍可能會信守「單打雙停」的諾言而暫時停火。既然找不到文福的頭顱,實在也不能久等,總得先把他的遺體掩埋掉,以免天氣炎熱屍體腐爛而發臭。如果不儘快處理,後天619又是單號,誰敢保證共軍不會再瘋狂地砲擊、盲目地濫射,真到了那個時候,即使屍體發臭也沒人敢站出來幫忙。倘若有較熱心的村人,不畏砲火的危險敢站出來協助,萬一出了差錯誰也擔當不起,而且文福被匪砲支解的屍體更不能久放。
於是冬梅接受村人的建議,決定在618雙號那天,讓丈夫上山頭,但在經濟拮据又遭匪砲肆虐的亂世,一切必須從簡。尤其是文福的頭顱迄未找到,沒有一個完整的大體,裝在棺材裡似乎也不妥當。因此她找來一個駐軍廢棄的長方形木箱充當棺木,這種箱子是國軍部隊專門用來裝槍械用的,一旦取出槍械,木箱就送給百姓當柴火燒,但因為它的材質牢固,大部分百姓都捨不得燒,而是用來裝東西,想不到竟能充當棺木用。於是在堂嬸的協助下,把文福的屍體一塊塊放進木箱裡,再放入幾件衣服、塞進一些紙錢,由坤山叔幫忙用四根鐵釘訂上木蓋,她則點燃三炷清香,在棺木前默唸著,要他一路好走。
因此在沒有道士引導,也沒有習俗上的繁文褥節,亦無村人及親友相送的情境下,就由阿清、阿水、阿丁和阿強四位年輕的村人,合力把他抬到事先挖好的墓壙掩埋,就此結束他二十八年的生命。倘若文福心有不甘而想找人算帳,必須跨海去找共產黨,一旦他那個無頭鬼魅找上門,一定會把當時擔任砲手的共軍嚇死,倘真如此,不也是一種報應嗎?因為自古就有「殺人償命」這句話。
即使是處在國共軍事對峙、遍地烽火的亂世,但同是炎黃子孫,為什麼要兄弟鬩牆,一旦知道濫殺自己的同胞,又何能心安。島民莫不希望英明睿智的蔣總統,趕快率領十萬大軍反攻大陸消滅共匪,始能讓百姓免予遭受戰火的肆虐,過一個太平盛世的日子,但能嗎?可能嗎?若依目前的情勢來看,或者只是一種奢望,說一句難聽消極的話,不能、不可能!(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