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冬梅
文福大部分遺體雖已埋藏,但田地週遭仍然殘留他的血肉,而頭顱則不知去向。村人一旦上山耕種而路過此地,心裡頭莫不感到怪怪的,甚至有毛骨悚然的感覺。就彷彿有一股陰風朝他們吹來,覺得陰森森的,無不讓人起雞皮疙瘩。有時候村人不免想,萬一他的頭顱就落在自己的田地裡,而被茂密的地瓜藤蓋住,或是被芋頭的莖葉遮掩,一時沒有發現而不知道害怕。要是出現在自己的田裡,除了會被嚇死外,即使再大的地瓜和芋頭也不敢去採收,甚至挖出來的地瓜和芋頭也沒人敢吃。
說不定過後也會把這塊田地休耕,讓它成為草埔,因為這裡曾經有一個死人頭。即使是平日相處融洽的村人,一旦死了而倒臥在地上,幾乎沒人不害怕的,何況是一個被彈片削落的人頭,更是讓人不寒而慄。據說人死後靈魂會變鬼,一旦成為鬼魅則會害人,這或許只是那些無聊的市井小民的傳說而已,並沒有科學上的根據。因為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經常可見、不足為奇。或許只要心中無鬼,鬼便不會找上門,倘若歪路走多了,當然會碰到鬼,這是無可厚非的。島鄉不也有一句「歹路毋通行,行濟會拄著鬼」的俗語麼,無非就是勸人不要走歪路、做壞事,才不會遇到鬼。
可是,艾森豪總統已回美國很久了,619過後,共軍的砲兵部隊再也沒有朝金門這座小島瘋狂地砲擊,盲目地濫射,如果說有,那便是單號打過來的砲宣彈,也是島民所說的「宣傳彈」。儘管砲宣彈仍有殺傷力,受到傷害的島民也不少,但至少,它不像823砲戰連續打了四十四天,落彈四十七萬餘發,以及617、619兩天,落彈十七萬餘發那麼嚴重。然而不管是砲彈或宣傳彈,島民不想聽到的是咻、咻、咻,轟隆、轟隆的砲聲,冀望過的是一個沒有烽火煙硝的太平盛世,只是不知得等何年何月何日,才能實現這個眾所企盼的美夢。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間已從島民忙碌的生活中過去,對於共軍砲火的騷擾,百姓也習以為常,仍然得天天山上耕作。因為沒有耕種就沒有收成,沒有收成就沒有五穀雜糧可吃。可是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就是沒人發現文福的頭顱。每當村人茶餘飯後談起這件事,難免會嘖嘖稱奇,冬梅更感到納悶。難道他的頭顱正好被砲彈擊中而粉碎,遺落在地裡或草叢間,不易讓人發現;或是在藤蔓交錯又茂密的樹林裡,不易找尋,要不,怎麼會一直找不到,真教人不解啊!該不會是落到大海,被巨大的鯊魚吃下肚吧。
甚至每逢年節冬梅祭拜夫君時,也會焚香默禱,請他務必顯靈或託夢,快快告訴她,他的頭顱到底落在什麼地方,好找出來替他安葬。可是春節過後是清明,清明過後是中元,再來是冬至,民俗的四大節日都已過去了,而且一年過後又一年,日升月落,卻依然無消無息。或許,如果真的被發現到,也早已成為一個讓人心酸的白色骷髏頭,縱然是他的枕邊人,也無從辨識起,遑論是外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