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勸學所長許贊虞

發布日期:
作者: 豐蓮山人。
點閱率:1,192

許贊虞,后湖人,字友侯,行三,名師許春時三子,同安縣學廩生。幼時為慧穎之神童,讀書過眼不忘,16歲即考中秀才。旋以優等補廩。民初任勸學所長一職,有功於教育事業。
光緒三十二年(1906)夏,林豪與林資杰、陳佐材、楊都試、許贊虞、林乃斌、楊濟銘等金門仕紳多人,請於副將劉賢斌、縣丞俞同愷捐廉為倡,並各量力輸助,集資五百元,購石續修建餘款並在渡頭增築路亭一座,稱「共濟亭」,供過客休憩,既免病涉又可肩息,民皆稱便。
民國十年《金門縣志.卷九.學校》:勸學所於民國四年設立,置所長一員,勸學員二人,書記、所丁各一名,全年經費五百元,由縣署劃撥肉捐附加貳百元、菸酒捐附加二百元,渡頭小船捐一百元以充之。辦事處初設武廟東廡,十四年改設教育局,所長由縣委任,呈報省教育廳備案。許贊虞民國四年任。其亦受首任縣知事左樹燮的任命,一直任到民國十一年十一月止。勸學所長一職相當於今日的教育局長,主管金門的教育事業長達八年之久。
《金門縣志.卷九.學校》又載公立第一女子高小國民學校在後浦西門,民國十年二月成立,由勸學所長許贊虞、商會長傅錫琪等共籌辦,其經費就紳民公捐。
教育會正副會長許贊虞民國六年正會長,林乃斌為副會長。
浯江鄭氏家乘有詩一首,許贊虞時客於福州榕城瀛僑會館,見鄭毓臣先生修其家譜中列薛烈婦事蹟,不禁肅然起敬,薛氏乃贊虞之外姑祖母也,見諸名人詩題其節烈,亦敬獻一首云:「節烈爭誇出將門,偷生畏死不須論;浯江貞樹留坏土,秋菊寒泉薦一缶尊。」許贊虞每過墓門,均瓣香展拜。
許贊虞為金門后湖人,後遷住後浦北門,臨近浯江書院、育嬰堂前,書齋名「太文社」承繼父業為塾師。
清宣統元年(1909)當選同安縣諮議局諮議員。《金門縣志》卷十六選舉許贊虞、後浦人,字友侯,同安縣學廩生,第一屆諮議局諮議員。關於許贊虞的當選過程,《申報》有詳細的報導。上海申報三月二十八日報導:各省籌辦諮議局,福建初選當選人除前紀外分別錄下:同安參選人得票情形黃必成161票、葉大年139票、林爾嘉127票、王龍光105票、陳綱103票等等,金門參選人得票情形:許贊虞39票、林資杰34票、陳佐才25票、王增高24票。其中以許贊虞為最高票。
另一則申報報導同年6月7日複選舉開票福建部份:福建諮議局全省額定七十二名,泉州府屬十二名,本月初六日舉行複選,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暨廈門、金門各複之初選當選人均齊集投票,初七午刻由複選監督管太守(按泉州知府管元善)當堂開票,茲將當選議員姓名錄左:晉江黃謀烈、施菼。惠安李慕韓。安溪林輅存、林逢春、林邦楨。同安黃必成、許贊虞、洪國器、洪鴻儒、陳士霖。南安葉福鈞。
但福兮禍所倚,當年7月23日《申報》即有對其如何當選諮議員,以及當選後在金門本鄉之諸多惡劣行徑,如包攬訟詞、大宴賓客十日、收取禮金等分別在第五、六版以刊登廣告之方式加以聲討。僅《申報》上後續之報導就連篇累牘,劇情發展至向上控告到泉州府、閩浙總督處,是當時金門的重大社會大事件。
《同安縣志.卷十五.》選舉民國元年臨時省議會議員。洪湛恩庠生、馬巷人。許贊虞庠生、金門人。《金門縣志》卷十六選舉許贊虞思民縣屬民籍,中華民國元年臨時省議會議員。
由何培夫主編《金馬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金門縣新建監所碑記》,許贊虞積極參與新建監所興建。民國五年(1916)12月,由金門首任縣知事左樹燮於縣署之西偏,另外闢地營造監獄、看守所、前輔兩室、管理的獄丁駐守之,現碑記置放於署內東科房後方庫房中:
金門自前清改廳為丞,事稍重大者,悉控訴審於廳縣,故其時無監獄之可言。洎民國制度更新,建設改良,前省長許公,知金門為海疆要地,關係國防,適士民稟請設治,於是俯順輿情,轉陳政府,奉准置縣。三年九月,余奉命籌辦設治,四閱月而規模畢張,縣治成立,夫有縣即有獄,古之制也,今用之以代徒刑,既為司法之尾閭,誠有建置之必要。方今改良監獄,注重人道,而丞署舊有之看守所,湫隘穢濁,囚其中者,異常慘苦,則建設新獄,尤難稍緩,祇以手續繁多,文報往復費時一稔有奇。迨計劃既定,鳩工庀材,就署之西偏,闢地營造,以五年十二月竣乃工,按內部區為兩楹,左右各九堵;一監獄,一看守所,前輔兩室,管獄員丁駐焉。是役也,建築費計洋三千六百元,購置及勒石費計洋四百六十元,除許公撥公帑銀元一千元外,餘悉出自募捐,另列以碑。許紳贊虞、林紳乃斌、傅紳錫琪與有力焉;而林紳致賢,則獨任督造之勞。若人民急公好義,樂於輸將,毋亦余之以誠相感召乎。茲以監所落成而喜,設治所有事告完全矣,因記其事實,以壽貞玥云爾。中華民國六年七月之吉,知金門縣事應山左樹燮撰並題。
另外,民國十年許贊虞亦擔任《金門縣志》的分校及採訪員:
陳氏品娘後浦林資華妻也。資華故儒家子,少失怙恃,家無儋石,年近三十,其叔父始為聘娶陳,入門後勤操作,以女紅佐夫薪米,事夫叔及叔母如舅姑。資華善素病,又為貧累,因是輟學,陳盡鬻嫁奩,俾夫作經紀,不數年,盡耗於醫藥費,未嘗有怨言,慍色侍夫病。衣不解帶者,五閱月,卒不起。陳枕尸哀號。自顧五歲幼女外,別無長物。仰藥尋死,經家人救治,弗得死所。其夫叔出語之曰:吾第六子婦已有身,若男也,定為汝後!資華歿而猶視,至是乃瞑。陳遂收淚治喪,時纔二十四歲耳,自此矢志守節,足不出戶,女紅餬口,井臼躬,日以為常。越數月,姒果得男,遂為之後。陳性剛烈如丈夫,遇事敢言,服親同居者數十人,無男婦老少皆敬憚之,生平備嘗辛苦,處之晏如也。卒年五十四。嗣子乃斌早歲遊庠食餼,謂陳氏苦節之報。宣統三年入祀節孝祠,分縣黃建中以「彤管流芳」旌其門--許贊虞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