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之音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2,068

去年曾寫〈寧靜--從陳珮茹廣告說起〉拙文,才貌雙全的家鄉美女陳珮茹持著麥克風防風毛套組,「一邊旅遊,一邊收錄金門名勝的天籟,透過大自然的音符與女主角的樂曲融合,呈現出動人心魄的金門之美」。(記者翁維智先生報導)
陳珮茹瞄準療癒觀光,其所收錄的是「天籟」、是大自然的聲音。而今我想探索的是半世紀前金門另一種樂音,他是名家的傑作,是「人籟」。
記得就讀金門高中時,每逢下課時間,學校開始播放音樂,校園瀰漫著《金門之音》的歌聲,逐漸地,許多歌曲都能哼上幾句,以至耳熟能詳,深覺歌詞優美、旋律動聽,處在兩岸對峙的戒嚴年代,這些正音雅樂,足以匡正思想、振奮人心。
民國六十三年就讀師大時,在龍泉街舊書店發現《金門之音》一書,只要是金門書刊,就會引我注目,翻開一看,驚喜萬分!原來我夢寐以求的歌曲竟然有人編輯成書,立即買下,有如獲至寶之感。
《金門之音》是一本金門專屬的歌曲,全書一八三頁,分為五個章節,收錄一一二首歌曲,採用普及化的簡譜;出版者為「金門文獻委員會政治作戰部」,編輯者:李中和,民國五十八年十月印行。由金防部政戰主任兼秘書長蕭政之作序,序言提及:「金門島原稱仙洲,出產名馬、好酒、鰣魚……,金門不僅有金戈鐵馬之聲,更有廟堂鐘鼙之音,這不僅是戰歌,更是聖樂。這是金門的獨特之處,也是金門之歌編印的緣起。……成於古寧頭戰役二十周年紀念日,此應為樂壇之盛事,願金門之歌唱出歷史新頁,能覺醒世界之人心!」
當年這些詞曲作家可說都是人中之龍、一時之秀,作詞篇數最多者依序為韋仲公、黃鶴、上官予、莊奴……;金門高中國文老師夏明翼、滕子清、劉秉堃、羅紹仁、馮吉林、沈雪娥也加入作詞的行列。而作曲最多者,依序是李中和、汪石泉、鄧鎮湘、基子……;一些耳熟的名作曲家,如黃友棣、康謳(我讀北師特師的教授)、蕭而化(師大音樂系創系教授)也加入作曲的陣容。足見《金門之音》的質量實非等閒。全書依序分為五個章節:
一、金門禮讚
本單元收錄四十首,旨在歌頌金門偉大、禮讚太武雄風,讚揚金門是個英雄島、無敵島,島堅如鋼、氣勢如虹,軍民團結一心,誓師戰鬥成功。舉例而言,能倒背如流的即〈自由的屏障〉因為這是音樂課教唱的:「金門是自由的屏障,金門是臺澎的鐵膀;這兒的民心最堅強,這兒的士氣最高昂;世界上沒有人不嚮往,世界上沒有人不讚揚;我們就是共匪的剋星,我們就是復國的力量;人人以血肉保衛金門,個個以頭顱捍衛國疆。」而校園最常播放的是〈太武雄風續〉:「巍巍太武山,浩浩太平洋;金門鞏固若金湯,金門鞏固若金湯;是反攻跳板,是臺澎屏障……。」另有〈戰鬥村進行曲〉:「我們是戰鬥英雄,我們是戰鬥英雄,有滿腔的熱血,作反攻的前鋒!……。」金門村落一度易名「戰鬥村」,本是官派的副村長,改稱副中隊長,村落周邊挖掘壕坑,住家牆面鑿出射擊口,只待號角一響,全民各就崗位,保土保鄉保家園,所以還有〈金門民防之歌〉:「我們家住戰鬥村,個個是戰鬥英雄,佈下了天羅地網,埋伏了坑道奇兵,村村設防,保家保身,人人戰鬥,陷陣衝鋒……。」歌聲雄壯。
二、金門精神
本單元收錄十二首,金門精神就是「生活不怕苦,工作不怕難,打仗不怕死」,勇於挑戰,消滅匪幫,打開一條勝利之路,讓金門精神萬古長新。就舉一首〈金門精神萬古新〉作代表:「巍巍太武,泱泱浯江,萬里長天蕩蕩海疆,景前賢,懷古往,盛唐開拓屯墾……金門精神光芒萬丈,金門精神永矢毋忘!」
三、金門風光
本單元收錄二十二首,傾向讚美金門風光整體之美。如〈美哉金門〉、〈綠滿金門〉、〈漁舟晚唱〉、〈海上公園〉、〈料羅觀潮〉、〈莒光月夜〉……。其中校園最常播放的是〈金門春曉〉:「金門島上風光好,晨曦初露曉霧繞,看!平疇葱翠山含碧,潺潺春水落花飄;聽!海印寺鐘聲慢慢,古崗泛舟樂陶陶……。」輕麗好聽。而大家最想聽的應是〈金門有七寶〉:「金門有七寶,樣樣稀奇樣樣好,……高粱酒千里香,貢糖酥滋味醇,黃魚螃蟹肥又鮮,營養價值真正高,真正高,紫菜石上生沙蟲……。」〈金門小唱〉也值一探:「黃魚黃,高粱香,老少咸宜是貢糖;紫菜紫,螃蟹壯,海產富足人安康……金門真是好地方。」
四、金門勝蹟
本單元以名勝古蹟為主,針對單一景點寫歌,收錄二十一首,如海印寺、牧馬王、浯江書院、朱子道風、延平氣節、文臺塔歌、稚暉亭、莒光樓、古崗湖畔、古寧頭、料羅灣……。其中最熟悉好聽的是〈榕園曲〉:「太湖畔,有榕園,榕園古幹齊參天,萬綠叢中聽鳴蟬,清風陣陣好催眠……。」而最長的一首是〈太湖之歌〉為(混聲四部合唱),長達十六頁之多。
五、金門風情
風情在此指風土人情,收錄十六首,所列歌曲偏於歌讚金門姑娘之情。當年作者不一定是金門籍的作家,但外人的眼光較為客觀,試聽〈金門姑娘〉這一曲:「(一)金門姑娘眼睛大又亮,身體活潑又健康,……。(二)金門姑娘眼睛圓又亮,容貌美麗又大方,……。(三)姑娘眼睛有名堂,眼神能繫有情郎,誰要愛姑娘情要堅,秀眸繫情永不忘。」再看〈窈窕淑女〉:「金門小姐好溫柔,金門小姐最含羞,賢淑美麗,皓齒明眸,持家接物,內外兼修……。」聽後令人為之傾心,無怪乎許多來金服役的軍人,垂涎金門姑娘的「優美」,我國小一位同班女生嫁給臺灣兵,如今幸福美滿。金門姑娘,秀外慧中、刻苦耐勞,能結連理,前世修來。
半個世紀倏忽而過,如今聽過及會唱這些歌的人都是年長的一輩,趁著記憶尚在,好好引吭高唱,唱出金門的歌聲,隨著兩岸局勢的改變,戰鬥氛圍的消退,有些歌曲也許不合時宜,但有些沒有時空限制的歌曲,仍可傳唱下去,重點在須有人提倡,有人復古,讓這些悅耳動聽且具地方特色的「金門之音」重現生機,風華再現。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