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陳支平教授〈新發現的明代太監張敏資料釋讀〉之考讀
《劍橋中國史》有一段評價正可以解釋這種情況:「作為一種資料,這部官修史書最嚴重的不利在於,很大程度上代替它的明代原始資料儘管有所遺失,許多仍然存在」。顯然儘管清朝時期將《明史》改編,但卻仍有許多資料散見於世,如張氏族譜等,點點滴滴尚足以揭穿後期竄修《明史》之謬。
一般人入宮為太監,本為一般家族所不齒,但是張敏三兄弟在內廷的權勢顯赫一時,並且蔭庇了許多族人為官,故張氏家族不以為恥,並將其事蹟及其有關文獻紀錄在族譜中,因此張氏族譜保留了族人共同的榮耀與價值,至今尚能獲陳教授的確認其具有修正明史的歷史價值,乃張敏之遠見及其裔孫之福氣。這也是幾百年來青嶼張氏宗親要去解開的謎,所有宗親們前仆後繼不斷的去追求歷史真相,其目的是期盼張敏的忠烈事蹟能獲得應有歷史定位與歷史價值,及留存在青嶼家鄉的古蹟群能獲政府文化單位的重視保護與重建,此乃張敏裔孫乃至所有普天下張氏宗族共同之願望也。
作者不揣淺陋,提出區區見解,亦盼能以此貢獻棉薄之力。並盼望引起政府及權責單位對「金門張敏研究」投以更多的重視,適鼓勵民間持續努力。並且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等來鄉土文化開花的芬芳,以及地方史誌的美好果實。
本文能完稿最要感謝的是中央警察大學汪子錫教授多次校稿、潤飾並提供專家意見定稿。還有青嶼張氏宗親會張水駱理事長、張光海前議員、張國威董事長、張鴻飛前理事長、張德泰常務理事、張閔鈴社區理事長、張雲翔總幹事、張國泰理事及張信固等多位宗親,致力於推動張敏古蹟群保護工作,其全心全意投入的精神令人敬佩,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五之五/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