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林事件簿
一、微.巧合
同學A:「老師,你中槍了,要不要緊?」
「不!嚴格說起來是中刀。中槍如果當成『比喻法』使用的話才說得通,無論如何,感謝妳的關心。」
「有什麼我們幫得上忙的嗎?」
「有,救護車叫了嗎?」
同學C轉過頭對著同學B說:「有句話我也想說,被妳搶先了。」
其他同學議論紛紛……。
目前為止,同學A、B、C三人都是女孩子,果然,女兒比較貼心的這句話沒有說錯。
負責教授該班級大一國文的老師,心情非常鎮定,告訴一旁圍觀的同學:「跟我聊聊天吧~聽說,失血的情況下,萬一真的睡著就完蛋了。」其實國文老師心裡有數,血液滲透的速度很慢,隱隱約約滴答滴答在腦海裡響起。
即使眼睛看不到後背的狀況,他也不想讓其他學生仔細觀察傷勢,後背對準一顆大樹……他中刀的部份應該是一片血紅,部份沾染了血液的衣服也差不多該開始發黑了。
老師從左邊屁股的口袋拿出文宣,上面寫著一些關於中山林的動植物介紹,包含:蔚然成林的濕地松,綻放粉嫩花色的緋寒櫻,還有其他較少被關注的植物,整體說來,尤其小路的部份,非常符合蒼翠鬱蔽、林徑蜿蜒的綠色意象。至於條列的各種鳥類,老師坦白說只認識白頭翁和栗喉蜂虎,其他的種類沒有特別關心過。
公家機關的文宣這樣書寫當然沒有問題,雖然多少給了讀者一點文青風格的詭異感受。
老師問大家:「你們的刑法課程是放在大一還是大二?」
同學D回答:「大二。」
這一位國文老師有點無奈,只好勉強說:「當成暖身操好不好,反正開學以後你們也要開始接觸刑法的課程。」
二、微.講學
老師告訴大家,「我們來聊一聊暴力發生的必要條件。」
大家很快圍成一個圓圈坐好。
「扣除例行性的暴力事件,像是家暴、校園霸凌,基本上暴力犯罪者在真正實施暴力之前,需要跨過一道心理的門檻。畢竟人類長期是靠著群體合作以及盡力規避遭受嚴重傷害的危險,才能夠將種族延續至今。大自然界,專門把天賦點在智力跟靈巧的動物極少,靈長類算特例,人類又是特例中的特例。簡單的結論,人類跟物理層面的暴力之間,兩者的關係很疏遠。現代人非常容易取得外界資訊,更容易誤以為這一類的犯罪頻率極高。實際上,搞不好酒駕對大眾的危險性更高,這幾年警察再努力也很難把數據降低,顯然要歸屬於社會問題進行討論,勸酒的文化有時候很不好。」
學生們表現出聚精會神的求學姿態,讓老師決定再繼續講下去。
「倘若再轉換成法學經濟學的思考方式,每個人都控制好自己手上的飛刀,每個人走在路上都不用再擔心被飛刀攻擊;為什麼丟飛刀的人通常會被認為是加害者,原因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審視。另外,憲法保障每個人都有不自證己罪的權益,即使真的犯罪,千萬要讓律師陪同處理,法律處理的是價值觀衝突的問題,正義的問題次之,受保護的人基本都是相對懂法律的人。」
亂丟飛刀的同學也跟著大家笑了。
「話說,男人不要慫的這句話也很容易害人,大家引以為戒。情侶吵架,吵到丟飛刀,身為旁觀者的我,還以為反手接得住這一柄飛刀。任何預測都是反預測的存在物,理論經常是講講而已。沒想到丟得這麼偏,軌跡完全超乎預測,直接插入我的背部右邊。現在大概被卡在骨頭與骨頭之間,目前呼吸的時候還沒有感受到肺部遭受壓迫,代表情況沒有很嚴重。大家等等記得把垃圾收拾好再離開,我們是乖寶寶。」
同學E提出問題:「老師你不是文學專業嗎?好像懂很多其他學科的知識。」
「這是一個社會問題,暫且不表」,老師咳了一下,繼續論道:「另一方面,這年頭想要當好一位國文老師,最好是什麼都略懂一點,講義編製的時候需要思考如何讓不同科系的學生都有機會感受文學的魅力。你們還在大學生階段,學習的時候要專業特化,專注朝自己的目標前進即可,頂多留一些力氣給備案,千萬別貪多,貪多者往往嚼不爛。」
事前有叮嚀學生要替全部的參加者買保險,老師心裡想著:沒想到還是派得上用場,果然要當個有經驗的社會人。
圍成圓圈的學生們點了點頭,這個時候說的話特別容易嵌入他們的心靈。
三、微.回憶
為什麼越近期裝置的遊戲設施越來越難玩。過於制式,過於簡易,強調安全。少子化是一個關鍵因素,還有大人的教育觀念,大概是受到美國教育風氣變化的影響。
「嚴格說起來,投擲飛刀同樣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越快樂的地方難免隱藏一些危險。」
同學B回答:「像是〈長髮捲入大怒神〉這一篇都市傳說。」其他同學都笑了,老師的確有在這一學期的國文課程將一堆「都市傳說」編入講義裡面。帶來歡樂的人事物,經常都隸屬於遠離日常生活的範疇。
老師請同學C把自己放在桌上的手機拿來給他,順便幫忙輸入密碼,點開照片檔案庫,再點開裡面倒數前幾張有一位小孩子玩器材的照片。最近他在協助處理地方史的工作,有把舊的紙本照片拿出來掃描存檔,剛好派得上用場--圖片的地點就在中山林的遊樂區。
學生一一傳閱,再回到老師手上。
根據照片,1988年拍攝,當時這一位老師才三歲。
「老師好可愛!」「當時頭髮側分的方向不一樣耶!」
老師心裡想的卻是這些器材現在拆掉了嗎?
這位老師在今日下午時段沒有特別再去關注,說起來,整個中山林遊樂區對於這一位老師來說,屬於非常遙遠的童年記憶,「這類型的遊戲器材現在絕對不合格,你們童年的遊戲區基本都長得一模一樣,沒有地方特色,這樣一來,成長過程大概剩下一些非常安全又無聊的塑膠模組。」
其實小孩子很耐摔,一點刺激、一點傷害、一點髒污……控制在足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基本都能夠讓小孩子在經歷事件以後變得更強壯,這是人體的反脆弱性(Antifragile)。溫室型的成長歷程,容易讓小孩子長大以後無法對抗各種意義的過敏原,愛之者反倒為害之者。
遠方傳來救護車的蜂鳴聲,等同宣告這一次臨時講課的下課鐘聲響起。我們的醫療效率真是快,司機大哥肯定是飆車族吧?我屁股還沒有坐熱。
四、微.收拾
老師站起來的時候,或許太興奮。刀,掉了。現場有點尷尬,老師盡量幽默回應:「再銳利的刀,也會有它受不了的人。所以,你們的心臟比刀子還要強壯。」
這個笑話有點冷,學生基於禮貌,不好意思說些什麼。
在老師搭上救護車以後,默默把最後的東西收拾完畢,一點垃圾都沒有留下,展現年輕學子的優質生活教養。
這不是這一位老師人生第一次在背後中刀,上一次更嚴重,他也靠意志力堅持很久,足足一個小時直到救護車的擔架把他扛起來,這一次真的算小兒科而已。熟門熟路,破罐子破摔,老鳥坑菜鳥,人生的遊戲規則大抵如此,大抵、大抵。
上天提供這麼難得的一次教育機會,他一定要假裝很痛苦、很無力,學生比較願意集中心力聽講。
擔架一旁的救護人員問說:「老師,你還記得我嗎?」
「唉!你不是他們的學長嗎?法學相關科系的學生,怎麼在救護車裡面服務?」
「誠如老師常說的話,這是社會問題。」
「對,社會總是有問題……」。
操勞一整個下午,為什麼烤肉這件事情會舉辦在這麼炎熱的下午,非常消耗體力。其他的時段好像……的確不適合,晚上場地不開放,早上大家還在睡,這是大學師生共同遵守的默契。對於即將邁入中年的他來說,體力開始出現問題。躺著睡不著,坐著就想睡;新的記不住,舊的一直提。反正沒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乾脆趴著補眠,大概有整整十五分鐘,只希望司機大哥不要飆車,「麻煩跟司機大哥說,有些事情急不來,開車安全第一,請慢慢開……」。
救護車學長有點焦慮,想起老師經常發表厭世的言論,情急之下,決定搖一搖老師的肩膀,大概率心裡想著,千萬別睡著,萬一睡著就醒不過來。被一直搖的老師心裡想著,「唉~這位大學長,你搖錯邊了,這邊會痛……」。
(補充免責聲明:「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