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東蕭村湧源寺作醮 --邱葵王爺和張世傑王爺再續七百年前情緣

發布日期:
作者: 蕭永定。
點閱率:1,330

金門俗諺說:「無宮無廟,鄉里不興」。這裡的「宮」指的是祭祀廟宇,而「廟」表示的是家廟宗祠,金門蕭氏宗親會一起合建的家廟就位在東蕭村,蕭氏家廟重修將於年底奠安,奠安前「宮」要先作醮,東蕭村湧源寺9月16日及17日盛大舉辦45年來首次邱府王爺作醮大拜拜。
  蕭氏家廟上次重修是45年前,由宗親蕭振裕、永賜、永厚等發起,這次重修是由宗親會理事長蕭偉權發起,已近完工,年底奠安,東蕭村因村內人口少,湧源寺一直沒有乩身,可能是境主邱葵王爺冥冥中安排宗親會理事長蕭偉權及湧源寺管委會主委蕭永恭央請沙美三忠王乩身(萬安堂前主委)張雲盛,張雲盛為張府王爺(張世傑)乩身並與文信國公(文天祥)共乩,張世傑王爺和邱葵王爺七百年前就有很深情緣,決意動員萬安堂辦事員幫忙。
  南宋德佑二年(1976年)三月,臨安城破,謝太后、恭帝被俘虜,南宋主將張世傑、陸秀夫力挽狂瀾率勤王軍在福建擁立九歲的益王趙昰為帝,號「端宗」,配合在江西的文天祥大軍打起了復宋的大旗。泉州招撫使蒲壽庚降元,脅迫邱葵的老師呂大奎署降表,結果呂大奎不從,逃亡之後慘遭殺害。獲悉敬重的老師遇害,邱葵痛憤不欲生,遂吟詠連篇,怒斥蒲壽庚的背叛,控訴元軍的血腥,除了用詩歌抨擊元軍外,邱葵也身體力行地參與抗元活動,他甚至還讓長子邱必書跟隨張世傑,保護南宋幼主。
  張世傑、陸秀夫率兵(邱葵長子邱必書在其中)護送宋少帝端宗趙昰及其弟趙昺一行南逃,經小盈嶺進入同安。這天,探子報元追兵已逼近,少帝與張世傑、陸秀夫、邱必書等人匆匆由同安洪塘鎮石潯村港口登舟出海,後有元軍追殺,逃到金門海面,正在前無進路、後有追兵的險峻情勢,忽然山崩地裂,烈嶼和金門斷裂開來,為帝昰、帝昺開了生機,因而脫險,從此小金門就被賜名為「烈嶼」。
  在抗元期間,元軍曾三次招降張世傑;張世傑卻說:「吾知降,生且富貴,但為主死不移耳。」(我知道投降不但可以活命,還能享受富貴,但為國、為君而死的心志,是絕不會改變的!)元軍進攻趙昺的小朝廷,丞相陸秀夫背負帝昺於崖山跳海。張世傑原本還要擁立趙氏之後,繼續復國大業,但未能如願,最後因颶風壞舟,被溺死於平章山下,抗元失敗後邱必書留居海南島。
  根據《金門沙美張氏宗祠奠安大典》和〈金門沙美安堂重建誌〉的說明,清光緒乙未(西元一八九五年)年間,沙美境內有瘟疫為患,境眾於五月到大陸蘇店(今洪塘鎮三忠村)請三忠王鎮壓。患除後,境眾為了感戴神恩,便留下座像,供奉於張氏宗祠之內,並以「叔祖張越國公」做為稱呼。後來,三忠王成為萬安堂最為人熟知的一組神明。
  根據大陸的文獻所載,晉江安海塔兜的瑞豐殿,全稱為「泉郡瑞豐殿代天巡狩邱王府正堂」;祀奉的就是宋、元時期的理學家邱葵,俗稱「邱王爺」;在明朝曾被封為「代天巡狩邱王府」明初,塔兜的學究陳藝堅崇敬邱葵,曾向同安馬巷的邱氏畫家索取一副邱葵的畫像奉祀;到了明末,陳藝堅的七世孫重建殿宇,邱葵的香火漸盛,清光緒年間分爐至金門東蕭村的湧源寺。湧源寺經過蕭振裕、蕭文圓發起的兩次重修,才是現今的樣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