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動的同學會--略記兵校比序常士二期 一個區隊結緣57周年同學會
獲邀參加老長官的同學會,榮幸得以見證一群老兵自兵校畢業57周年的盛宴。
軍旅結緣迄今將近一甲子,緣起而不滅,更且情義益濃,難能可貴。
何以致之?孰能致之?話說從前,關鍵之一在他們的「永遠的班長」黃文鐘伉儷。
少小著軍裝,猶是少不更事,誰會珍惜那年在兵校打打鬧鬧的時光?只有等待各自分發部隊再解甲歸田,又在江湖輾轉多年之後,才逐漸醞釀發酵。
黃班長成家立業事業有成之後,發心找回昔日同學,而且決心一個都不能少,於焉憑著當年的通訊錄,逐一不捨晝夜的訪尋。
班長用心如此,班嫂做何感想?她說,本來覺得何必如此?最后反被老公感動,乃從消極配合轉而積極投入,受他們的發心與行動感召,失散多年的同學一一回籠,其中還有力挺襄贊的人,諸如蘇學長、許將軍等人,都是夫唱婦隨,同學會得以年年舉辦,人數益增,人情漸濃。
「有人問我:參加同學會有什麼好處?」黃班長在57周年同學會上如是憶往,他說經此一問也曾啞口,他坦承當時也真不知會有什麼好處。
歷經一連串的重溫舊誼與連動,黃班長今日給了簡捷有力的答案:一家有事,四方馳援!
這些年,同學聚會,雖不免吃喝逗唱,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相互扶持彼此關懷,譬如有人傷病立即紛紛探望慰問,譬如一家有喪,各方扶難。
因為這樣溫馨體貼的照應,同學會不只是同學會,更像是一家人。
同學會的餐敘才要開動,陳學長的夫人竟以「感恩的心」拉開序幕,她一唱一鞠躬,逐桌款款致意,讓餐會頓時幾近乎靜默以對。大家都知道,陳學嫂是代替他的老公向大家致謝,因為在陳學長身體出現狀況後,得到許多同學持續不斷的協助,平時感念在心,趁同學會以這首歌唱出心聲。
歌聲容或有些走音,但仍令人聞之動容,而我旁觀卻不禁淚流。
陳學長,因是體幹班的前輩,我在數年前和他認識後印象深刻,後來得知他漸漸有了失智的隱患,頗覺吃驚,儘管如此,今日與他數年不見後相遇,他卻一眼就喊出我的姓名,還記得我在教刺槍。
同學,已有人永遠不會出席,但他始終不曾缺席,因為夫人代夫上陣。這才稱得上同是一家人的聚會。
班嫂,餐敘之中,向我稱謝我能參與。其實,有幸忝列末席,該道謝的是我,因為他們
讓我見證情真義篤的同學會。
學長敘舊,仍會出現相互牽扯年少荒唐事,譬如打架鬧事,但婦聯會的聚首卻另有一番風情,她們相互依偎,輕聲細語,多的是貼己的傾訴與寬慰。
歌聲,笑聲,在熱鬧的同學會上發燒,心聲卻在其間串連,也為下一次的聚會做了鋪陳:互道珍重,就盼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