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個人的武林 ──金庸百年誕辰香江「尋俠」記

發布日期:
作者: 王新偉。
點閱率:1,127
字型大小: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凡讀過金庸小說的人,對這兩句取自金庸小說名稱第一個字所串連起的對聯,絕不會陌生。這俠骨文心的14個字,代表著金庸先生一部部膾炙人口的文學佳作。
七月流火,懷揣著青春不滅的「武俠夢」,專程奔赴亞洲萬象之都的香港,只為赴一場不容錯過的「武林饗宴」。
「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這是《神雕俠侶》裡讓人琅琅上口的金句,書裡書外,談笑風生中一股豪氣滿胸,彷彿自己也化身武俠中人。
2024年,是寫出無數動人金句的武俠文學泰斗金庸(查良鏞)先生的百歲冥誕。而「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暨任哲雕塑大展」,便選在此時於香港文化博物館盛大開展。
「論武功,俗世中不知邊個高。」
一腳踏進位於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1樓的「金庸館」,彷彿來到金庸先生的書房,只見一位慈心睿智、敦厚博學的長者正端坐在書房內迎候四方讀者,久仰之情驀然而生。此時,耳畔響起金庸先生鏗鏘有力的粵語口音……。
敬過金庸先生,轉入書卷之門,時空挪移,以為步入《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封劍隱居的梅莊,詩書畫棋武功祕笈一一呈現,這裡是一個看書看畫聊金庸更是聊武俠的天地,分享的是金庸先生創生世界的跨域特展。
展覽主題「俠之大者」一詞,出自《神雕俠侶》中郭靖對楊過的一番寄語,當中提及:「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隱喻「俠之大者」並不是一個固定的身分,而是一種以天下萬民為念的終極追求,並透過生活上的行動實踐才能得以實現。郭靖雖天資魯鈍,但忠義善良;楊過桀驁不馴,然嫉惡如仇。兩個截然不同的性格與人生軌跡,最後「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只要心懷家國情懷,為國為民,人人終究都能成為「俠之大者」。
「南來白手少年行,立業香江樂太平。」
1948年,金庸先生來到了香港。這片獅子山下的繁華之地成了金庸先生的家園,亦成就他卓越不凡的事業,「此心安處是吾鄉」。金庸先生曾說過:「我的一切都是香港給予的,我感激香港,慢慢地也就把香港,視為我的第二故鄉。」金庸先生不僅鍾愛這片土地,更以文字鑄劍,一生共創作了15部小說,塑造了超過1400位人物,所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所以「俠之大者」亦是金庸先生畢生的寫照。「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金庸先生的青春,是香港人的回憶,更是全球華人的驕傲。
金庸先生在1955年創作了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最後一部《越女劍》則寫於1969年,14年間寫出15部風靡全球的作品。這些創作最早是在香港報刊上以每天連載的方式呈現,多數刊載在金庸先生自己創辦的《明報》上,小說一經登載,旋即震驚「武」林!
金庸先生的小說,以大歷史為背景,融中華文化於其中,並博採江湖傳奇,塑造出無數形象鮮明的人物,成為各創作領域取之不竭的題材。
金庸館內,展出金庸先生很多重要的手稿與墨寶,還有「射鵰三部曲」與《天龍八部》等小說的各種版本,同時精選書中的回目圖放大展出。除此之外,由金庸作品衍生創作的飲食、漫畫、戲劇、交響樂、相聲曲藝、有聲書、遊戲電玩等,並透過多位頂尖創意人才的跨界合作,融合了雕塑、繪畫、書法、設計藝術、沉浸式影音等形式,將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角色以不同形式逐一呈現。整場展覽透過藝術文化的演繹,超越雅俗,共同回味金庸先生留給世間的至寶。
「縱橫自在無拘束,心不貪榮身不辱。『看破放下自在』此笑傲江湖之題旨也。」每有人問金庸先生關於《笑傲江湖》,他常以這句話回應,「看破放下自在」這六字最終印在了金庸先生的紀念冊封面。
書評咸認,金庸小說的能量與魅力,凡一出場就氣勢凌人,可謂將傳統章回小說的高潮迭起發揮到了極致,是「隱隱青山看不盡」,直教人愛不釋卷。
「創群俠」:金庸先生在創作了一千多個角色之後,卻並未就此擱筆,1970年,《鹿鼎記》尚未連載完畢,金庸先生即全面修訂他的作品,歷時十年,以《金庸作品集》為名正式出版,1985年又微幅修訂。數十年間,金庸先生不曾停止檢視作品,1999年至2006年,金庸先生對其小說進行了第三次全面修訂,一是對學術研討會上學者評論的回應,更多的是呼應來自「金迷」的意見,融入一代代讀者閱讀體驗的修訂成果,這是華文出版史上空前的創舉。
「展俠顏」:出身明報的兩位插畫家王司馬與姜雲行(雲君)所繪的金庸小說回目插圖,原刊印於金庸作品每一回之前,用以點出本回的要點。王司馬的畫著重寫意,畫風富於人情味,很能表現人物情感;雲君的插畫構圖簡潔,與小說情節相互呼應。兩位插畫家畫龍點睛功力高強,一直深獲金庸先生肯定。
「繪俠夢」:金庸小說的圖像起源於每天在報紙上伴隨連載故事的插圖,每天一幅,是讀者了解故事情景的最佳幫助。50年代末,漫畫家陸續畫金庸武俠小說,有些漫畫作者是誰,已不可考。那時的漫畫以小學生為對象,有俗稱「小人書」的連環畫,畫工雖簡單,但由於忠於原著,成功開拓了以小學生為主的讀者群,台灣早期曾將金庸小說列為禁書,所以很多金庸小說故事只能取其梗概畫成漫畫。
「弄俠影」:在華人圈裡,金庸影視無疑是編劇、導演、電視台及片商們的最愛。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共被改編成近百部電影電視劇、一部卡通(《神雕俠侶》,由香港翡翠動畫製作),及一部布袋戲(《射鵰英雄傳》,由台灣無線衛星電視台與黃俊雄大師合作)。再來,香港最支持金庸劇,是金庸劇製作大戶,而台灣是繼香港之後第二個開拍金庸劇,至於大陸,從1990年代加入戰場,直到2000年後,兩岸三地合拍金庸劇,將金庸劇的製作推向高潮。然對於「金迷」來說,則各有其不同影視版本的擁戴者。
「聆俠音」:音樂、舞台劇及有聲書形式,則是提供給大眾以不同於眼睛的感官來聆聽金庸,感受武俠故事中的奧妙與趣味。
「歷俠境」:在電玩螢幕上,俠客衝破角色限制,戰力無限;俠女乍現,胸懷大局。甚至每一個玩家都可以扮演大俠的角色,當然也可以自選小龍女要角。不過,電玩遊戲版本推陳出新,最受歡迎的,究竟是《笑傲江湖》、《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還是《金庸群俠傳》?就由玩家來定義了。只是這些遊戲的設計,從樸素到精湛,甚至打破作品架構的限制,充滿創意,已超乎原創者的想像。
金庸先生的作品雖以武俠小說為載體,但融合文化、歷史、宗教、道德等元素,道盡人世間的人情世故、恩怨情仇,是文學瑰寶,是不朽的經典,而金庸筆下這些家喻戶曉的小說人物更是香港乃至全球華人的集體回憶。
此次紀念大展的另一大亮點,就是當代著名雕塑家任哲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將金庸先生筆下的人物以雕塑的方式「真實」地呈現於觀眾面前。無論是搭弓扣弦的郭靖、金戈鐵馬的成吉思汗,還是獨臂抱劍的楊過、輕臥繩上的小龍女……這些金庸筆下的人物,從家喻戶曉的英雄到略帶神秘的配角,都以立體雕塑展現各自的氣質和個性,引領參觀者深入金庸武俠的奇幻殿堂。在這裡,雕塑家以刻刀與金庸先生的筆墨共舞,讓那些紙上的英雄們一一從平面世界中「走出來」,站在我們面前,這是藝術家以藝術語彙向金庸先生致敬,把對俠義精神的熱愛與追求,做了最完美的詮釋。
不過,這36尊金庸經典角色人物的雕塑,並沒有在同一地展出,主場香港文化博物館共展出22尊,包括《神鵰俠侶》的楊過與小龍女,《射鵰英雄傳》的郭靖、黃蓉、歐陽鋒等,《笑傲江湖》的東方不敗、任我行、令狐沖等,《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四大法王,以及《天龍八部》的蕭峯、虛竹、段譽。其中《射鵰英雄傳》裡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和中神通都齊聚於此,重現金庸小說中「華山論劍」的經典場景。至於另一場「江湖盛匯」則選在香港中環的愛丁堡廣場展出,包括小龍女、楊過、滅絕師太、周伯通、胡斐、范遙、完顏洪烈、金輪法王、成吉思汗、郭靖等雕塑。場內設有靈感來自《射鵰英雄傳》的蒙古包,透過多種語言聲音導覽及擴增實境科技為遊客帶來跨媒體體驗。另有多個還原小說情景布置互動打卡位,像是黃藥師遠離塵世的「桃花島」、小龍女修練內功的「寒玉床」、神鵰俠侶的「雕兄」等,都在香港國際金融的心臟地帶大放異彩。
(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