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的100種方式
過年前,市場一個賣膏藥的大叔隔街對著賣煮玉米的阿姨說:阿雲啊,今天菜市有四攤賣玉米,你愛卡認真欸。
阿雲微笑默默,看著行人說:買玉米,大的才25,小的20,刷鹽水,好吃喔。阿雲戴眼鏡,約六十多歲,或許更年輕,市場擺攤總風霜些。小攤兼賣花生、小芋頭,也掛著幾包像是小農自製的各式菜乾。我起心動念的內外繞巡細算,的確,今天比以往多了一攤,加上阿雲,四攤無誤。大叔膏藥,小瓶扁罐,還貼了金色紅字標籤,我憶起兒時跌打損傷的江湖賣藝。偷偷看著他的功夫布鞋。浮現著……一個人的武林。以現代人的眼光識見,生意果真,乏人問津。幸好,他一張小板凳,星期一到五,街角邊處總有他與他胸圍木匣安身處境。不擾不嚷,不顯注目的對阿雲流動著善意。
逛市場,看著日日不同的攤商,隨著季節帶來新穎貨物,饒富趣味。物美價廉,是所理所當然的確幸。姊姊們來,我想像是回娘家的,包裹著台中的好,滿載滿福袋:毛襪,不勒腳的。春日花色,雪景美樣。中藥十全。八角。一百元,五十元,分量驚喜,充實盈滿。竹笙製成乾。前所未見。輕身好帶。每天蒐羅,忠心耿耿。終成三福袋。
見面後,我急急面著大門,背對大家,玩起「這份給誰?」的遊戲。是小時候一方喜餅切分為九的富足,六塊喜餅,我們儉省吃一星期,「延宕滿足」無比喜悅。餅盒拿來墊油鹽大瓶小罐。整齊理想又完美。毛襪子。每年到寶雅買繽紛的厚襪子給媽媽。她老後經年是襪子套上大號男款涼鞋,保護足部,也方便上下車。家鄉的冬日即景:男人女人都是摩托車來去的衛生褲中筒襪,小腿腳踝無縫接軌的收束好。暖呼呼的毛襪是海邊人心頭好。
冬來後,一段時間沒到校園晨走。阿姨們歡喜見我:回澎湖?我解釋太冷,六點多天還黑,我不敢出門。他們笑說包緊啦,有路燈啊。過一個年了。阿姨說有在想我。我伸出手的給了抱抱。阿姨說感謝喔,安ㄋㄟ給我疼。我為自己的洋派大方的笑了。回憶友誼熟稔的開端是去年我由張家界回來,分享了特產。不,該說是中秋節她們大樹下,力邀我喝麻薏湯。我很少吃外面開放性的食物。卻是惦記感念著。又長輩們不時拿來兒孫旅遊甜點,總留我一份。她們叫我老師。我想,婆姨們才是我人生智慧的學習導師。
島嶼來,孤鳥心情。這份暫時。比我想像中,竟是更久。日日繁花綠樹,天天青空白雲。耳聞目遇,曖曖含光。第五個季節了。夜裡11樓窗外的天,常看成澎湖海岸。終於掛號拜訪了早該登門致謝的主任。兒子實習期間,老師帶身旁,勸勉他要隨時壓住心中的小魔獸,把寶貴時間拿來蓄積能量,休養,而非處理一時引發的人際情緒,言語紛繁。這近十年學習與就業,天涯海角的,身為跨海遠距的父母親。老師總即跟隨孩子內心的壓力與風暴,我們無限感激。見到老師,多年來的謝意,我依然說得不完整。
走出醫院,春陽和煦。東海大學敞開眼前。我穿越地下道,再走進一片森林裡。深吸著芬多精,景仰巡禮每一棵老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