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蘭洋樓的窗
西南風自東經103°角吹來
馬六甲繁榮船笛響著鄉音
火輪燒旺煤焦疾馳金廈海面
在南海岸邊皎白沙灘上
圍繞大大小小寄望
那座巍峨宏大洋式榮耀
老師傅用十年白髮磨厚
小工人手上的繭
一鋤一鍬
翻土鑿石
千坪山移作城堡
雙層建築起先進用水泥
火船不歇載運南洋杉
五十扇拱門開向未來
每縷白線條都把雕刻變化為藝術
沒有富麗學校的裝飾
儘量留在1921年的氛圍
南洋落款後第一番仔樓
給鄉里吟哦書聲朗朗
清晰童年番邊世界夢
和南方燠熱夏天尾巴
番仔餅糖滋味
甜住夢裏記憶
1949後烏雲濃厚
海面隱隱雷響霹靂
兵燹染紅浯江
硝煙瀰漫開來大地
黃金沙上埋下隱患
火的種子潛藏
條條矗立浪裏的殺機
混身瓊麻包裹
忽而軍營
忽又學舍
又為戰時軍醫處
或是官兵休憩園區
複雜身份
永遠尋不著定位名字
飄忽歷史塵埃難熬
南風催促行走流霧
開一扇窗戶
抖落簌簌乾咳的一頁
坐等下課
這個午後(稿費捐大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