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凌晨三點

發布日期:
作者: 徐夢陽。
點閱率:184

凌晨三點。手機的震動聲響在床頭櫃蔓延,我迅速的關掉鬧鈴,深怕吵醒熟睡的妻子。又是一天的開始,總是睡眼惺忪的我,呼吸夜的寧靜,至一樓處盥洗後,喝了一杯溫開水。樓下的時針與分針被秒針追逐,我呆呆的望著它,以及被我驚醒的毛小孩,用衛生紙擦拭濕潤的臉,一天的開始。最近,這已經成為我的日常。
已過而立之年邁向不惑,無論再怎麼養生,初老症狀像藤蔓般地逐漸爬滿全身,熬夜於我而言已是天方夜譚,更別提是長時間做一件事。妻子總會笑說,下班後,我總是打開電腦,認真地敲打一陣文字後,接著突然沉寂下來,她近身來關心,才發現我在打瞌睡,就連與她一同看電影,無論情節多精彩,我仍會不小心睡著。
驚醒之後,迎來的並不是一陣精神抖擻,反而是睡意更加纏身。老了,真的是老了。當我細數那些初老症狀,心中開始盤算要怎麼對抗這樣的症狀,總不能什麼也不做,就放任身心靈就那樣逐漸老去。那樣,我會不甘心。而我確實是需要調整眼前的生活,就如同新冠肺炎所帶來的防疫新生活,漸漸融入了個人,甚至是家庭到整個國家的習慣與氛圍。而人,總是遇到危機,才會積極地想要做出改變。
我便開始估量,到底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哪個時間適合截長補短,讓原本規律的生活能夠調整為適切的作息。於是,我便聽從了過往一位前輩的建議,他跟我說,如果累的時候,就不要勉強,讓自己放心去休息,等到休息足夠,要做什麼事情才會有執行力。我發現自己在朝八晚五的生活中,一回家就會疲累,所以,吃完晚餐、夜間散步後,時間就已落在晚上七點多,洗好澡至房間就已經是八點了。八點到十點這段時間,是我做些瑣事,以及閱讀的時間,十點,睡意襲來就去睡。
一向習慣睡五個小時的我,至少要睡足五個小時,不能太少。於是,我便以此為衡量基準,開始計算我該起床的時間。起初,我也做過不少實驗,例如撐到午夜十二點才去睡,凌晨五點起床,後來發現原有的疲累並沒有消除,反而是影響到隔天上班的精神。於是調前了一個小時,改由四點起床,雖然是可以接受的時間,但前一天的十點到十一點,幾乎是瞌睡狀態,其實已經是精神不濟,只是在硬撐。
於是,我又提前了一個小時。這次總算抓到適切的時間,我到一日疲倦的最高峰,到床上好好休息,然後凌晨三點,起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對我而言,這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時段,如果累了,就繼續休息,如果不累,就依照這樣的時間起床,兩、三個小時,剛好是看一部電影的時間,也可以閱讀書的好幾章,更能在桌前思考寫作。凌晨三點,靜謐的夜,不會被誰打擾,只剩下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我揮別疲累,養成習慣,減少那些打瞌睡的次數以及無形之中浪費的時間,開始能計畫一些想做的事情。也許,這也是我所展開的新生活,時時刻刻都在進行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