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已酬便無志
年少時候讀過梁啟超先生<志末酬>的詩:「志末酬!志末酬!問君之志幾時酬?志亦無盡量,酬亦無盡時。世界進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眾生苦惱不斷如亂絲,吾之悲憫亦不斷如亂絲。登高山復有高山,出瀛海復有瀛海。任龍騰虎躍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幾許?……吁嗟乎!男兒志兮天下事,但有進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無志!」當年讀此詩,只感到我有好多志還末酬,應該努力逐項去達成。如今退休似已無志─無所求了,但感「眾生苦惱不斷如亂絲,吾之悲憫亦不斷如亂絲」,學佛行佛度己度人,為眾生似亦是無盡時的志。所以重讀此詩,更有另一番感受,獲益匪淺。
2011年1月,感謝退教會推薦我,榮獲「中華民國第一屆全國終身學習楷模獎」,在台北國家圖書館表揚,表揚大會的聚焦人物是位百齡的趙慕鶴老先生,他身體硬朗,健步如飛,自己搭公車,轉捷運到會場,不需人照顧陪伴。他96歲考研究所,100歲才榮獲碩士學位。他的精神令大家敬佩與讚嘆!我退休時,曾有師長鼓勵我,再讀銘傳大學或福建省師範大學研究所博士班,我都說老了,髮蒼蒼,視茫茫,又要越洋長途奔波,我那能堪啊?
1月17日,李沃士縣長、李再杭教育局長,召見李榮章兄和我,表彰我們終身學習的成就,頒發獎金鼓勵。座談中李縣長談起金門大學,應該可以設置博士班,嘉惠更多在地人進修。我突發宏願:如果金門大學設置博士班,有我喜愛的系所,不管年齡多大,我要效法趙老先生,一定去念,再做個最老的學生。讀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時,我最老;現讀北京師範大學書法專業研究所,我也是最老,希望有機會再創第三個最老的記錄。
言志已酬便無志,我不斷創新學習管道,實踐終身學習行動,追求不斷成長發展。早泳、上健身房,就是一種鍛鍊終身學習的行動,當李縣長知道我冬天早晨那麼冷,仍然去早泳,表示驚訝!因此就在退休教師聯誼餐會致詞時,公開表揚我,實踐了教育部終身「三三三運動」學習的行動,他鼓勵大家要終身運動。退休時,除了堅持運動習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我退休重要工作方向。讀萬卷書,旨在增長知識學問;行萬里路,可以增長體驗,兩者相輔相成,更可圓滿快樂成長。
我以古稀之年,讀中文研究所,為了多讀些經書。銘傳大學師長林妙影專訪我,曾以<四十載杏壇歲月重作學子─金城國中校長楊清國>〈原載2001.03.12《銘傳校友》第64期〉,表彰我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2010年8月又以七十高齡,挑戰自己,遠赴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就讀書法專業碩士研究所。金門日報記者翁碧蓮報導:「楊清國至北京,進修書法,退而不休,為活到老,學到老,作了最佳的示範」。
我進佛門學佛,追隨星雲大師赴美國西來寺、日本本栖寺、大陸江蘇大覺寺參訪、聽經聞法。 陪同佛光山永勤法師等各法師,和金門縣佛教會理事長性海大和尚,朝拜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五臺山、九華山、峨嵋山,海南島108米世界之最的三面觀音聖像,以及赴大陸朝拜彌勒大佛、樂山大佛、靈山大佛、藥師大佛等古佛古寺。與法師出遊,和一般旅行團不同,行程中要作早、晚課,常聽法師開示,學習更多,也可以看到各寺院的鎮寺古寶物,像3日8日在棲霞寺參觀了釋迦牟尼佛頭頂骨舍利,住持隆相法師說,平時不對外開放參觀,要開放時必須會同公安、武警、宗教、文護、寺院五部門實施,多不易呀!
寫作與書法,也是我終身學習的技藝。退休時,參加浯江夜話專欄筆陣,幾年間我出版了《樂在分享》一、二集,現將繼續出版第三集。我也不斷練習書法,除在金門書法學會展出,2006年還參加首屆「金廈老人書畫聯展」、2008年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參加「翰墨緣─泉州、香港、佛羅里達州、台北、金門書法聯展」、同年參加「首屆海峽兩岸著名書法家,百米書法長卷,長城揮毫筆會及高峰論壇」。2010年參加北京師大書法專業研究師生聯展,暨台北市北京師大臺灣校友會師生聯展。2010年、2011年在台中市、台北市參加中華書法家年展。建國百年2011年在佛光山金蓮淨苑、烈嶼文化館,舉辦「楊清國、洪永善書畫聯展」,我以書法分享學佛心得,以書法弘揚佛法,一舉兩得。
總之,學佛、運動、讀書、寫作、書法是我終身學習無盡量的志,亦可謂是我無盡時能酬的志,我還有志末酬!志末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