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話雜談
金門一千六百年來的書法家西村呂世宜仙鄉在柏村國小旁,建國百年元旦學校舉辦「柏村師友書法展」,陳為學的邀請,我參展一聯「學詩無定律;賣醉有真鄉」,此聯是呂世宜的老師富陽周凱(號富春江撈蝦翁)所寫過的句子。在書家的故鄉發揚書藝,不讓書鄉變醉鄉。當天陳校長也發表《學習冠名聯的心路歷程》小冊,始知東海同有逐臭之夫,學兄著力之深嘆為觀止。冠名聯是把人名崁在左右句的第一字,又稱「冠頭聯」,把人名冠在第二字稱「冠名二唱」以此類推,隨便你要幾唱,只要合平仄就行,把不合平仄的名字,放在不論的一、三、五唱,二、四、六平仄要分明。學兄贈李瓊芳「瓊樓玉宇不勝寒;芳蹤何處去尋覓」,贈薛主席承泰「承運順天利八閩;泰德應瑞頌萬黎」。基本的格律,上聯最後一字仄聲,下聯最後一字平聲,瓊芳聯是他早期初學的作品,顯然大有問題,改成「瓊樓玉宇寒不勝;芳影仙蹤杳難尋」,「瓊樓玉宇」對「芳影仙蹤」;「寒不勝」對「杳難尋」是否較妥切?欣見他新近贈承泰主席聯,對仗已臻工穩圓熟。共同的老毛病「為伊消得人憔悴」,我也常為字句的斟酌推敲「撚斷數根鬚」,為求盡善,勿怪我多事!一個良心的建議,為學、為庸兄弟的書法有家學淵源,加入書法學會,再加把勁勤磨墨臨池,不假手他人,文筆、毛筆雙管齊下,自我成家,方是道理。
對聯是中國獨特的文體,是普遍民俗文學,雅俗共賞,是文學的精髓。對聯又名楹聯,或叫楹帖,俗稱對子。楹聯即為貼在柱子上的聯語,右為上聯,左為下聯,少則四、五字,多則百餘字,1998遊雲南昆明滇池,看到大觀樓孫髯翁名聯,上下聯各九十言共一百八十字,每聯寫三排,刻在板子掛大門兩邊,號稱中國最長的鉅聯(後來已出現有更長的對聯)。朱元璋過年微服出巡,路見一閹豬戶沒貼春聯,乃書「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以贈。明許獬赴試,遇泉南才子某人出上聯「冬雪造觀音,日出化身歸南海」質對,許獬無言以對,佯醉歸臥,一大早要落跑,開門一見天上浮雲漢影,乃頓悟得句「秋雲排羅漢,風吹移步往西天」以對,才子汗顏遂歸鄉,不敢與獬同科競試,許獬登會元,二甲傳臚。獬又遇擺渡梢工出句「載載載載載童生」,獬對「朝朝朝朝朝天子」,乃免費得渡。蔡復一嫁女出句「乞食,食乞,乞了食,食了乞」,獬代丐者對「嬈嫁,嫁嬈,嬈了嫁,嫁了嬈」。會元公妙對甚多,葷素不拘才思敏捷,無愧是金門第一才子。
每經過南門土地公宮,多看一眼福德正神的門聯「福歸於有德;正則自為神」。早年南門出現一副聯「毛匪蔣匪天下皆匪;俄援美援獨我無援」,風聲鶴唳的年代,窮酸老文才過年窮牢騷的手筆,幸未釀成文字禍!「無錫錫山山無錫;平湖湖水水平湖」,幾年前到無錫拜我開吳始祖「泰伯廟」,導遊問上聯我馬上答下聯,因剛讀過,他嚇一跳;曾想寫好此聯書法送給陽明菜館周水根老闆(縣議員周子傑之父),因為他是浙江平湖人,至今尚未動筆。金門製聯聖手張奇才,他的聯對遍及金門各寺廟、景區、候車亭,又是書法能手,不愧是奇才!他更擅作冠名聯,已有數千對用小楷抄錄成冊。我的第一次對句,呈張老教正,經他更動一字,意境驟變鮮活靈動,我敬為一字師。我抄錄多本古人佳句玩賞,養成自作對習慣,數十年來我自作的聯也寫滿兩本筆記本,有數百對,第一本一時找不到,應鍵入電腦。
略舉習作拙句獻醜:「燕自海表歸後浦;筍從春雨出新頭」旅日的新頭陳表哥歸鄉,來後浦首次相認而作。「桃花太紅李太白;春雨長霈葉長雯」,看到古句李太白,本想拿葉長茂來對,茂是去聲不合,故改雯。「廈鷺魚梁多勝友;金浯海巘有高朋」2006年在廈門美展而作,借用滕王閣序「高朋滿座;勝友如雲」。「志遠揚鰭驚雷電;鵬高奮翮振風雲」贈林務所吳志鵬。「華枝春滿麗絢地;東旭初昇彩雲天」贈謝華東、魏麗彩賢伉儷。「忠孝斌宏農開祥佳壽;禮廉堅拿督蓉敏賢卿」江柏煒賀楊忠禮丹斯里拿督斯里八十大壽,我代撰代書壽聯。拿督夫人陳開蓉,宏農楊家長男肅斌、次堅、三宏、四祥、五佳;長女淑敏、次淑卿,全家上壽聯。「慢管輕絃思君淚;銅琵鐵板念奴嬌」為金門樂府所作,南管曲曲思君情淚,為伊割吊,唱出扁桃腮;東波詞念奴嬌赤壁懷古,銅琵琶鐵棹板唱大江東去,唱出鏗鏘!「意到南華禾龜水;神傳北苑春山」參加某次美術學會展,莊子南華經秋水篇,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五代董源(北苑)畫山水得山之神氣,春山如笑。禾龜,秋也,神字我也用古字書寫,讓大家看不懂,呂化鯤也常賣弄古字,呂世宜也曾寫古神字,我一頭霧水,花好幾年才搞懂!兒時先父講故事訓勉我:『有一父親出個「天」要兒子對,「天」對「地」最基本的,可是半天對不出,其母頻指地暗示,兒見地上有一坨雞屎,得意的說「天」對「雞屎」』。對聯講求對仗,平仄要對穩又要合文意,實是兩難,我也常敷衍了事,仍有平仄之誤。雖格式箝制文思,對仗還是要有一定的譜,不要一味率性,硬把「天」對「雞屎」當作創意,也太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