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應加大觀光投資的力度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競任。
點閱率:618

上個月中旬,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委託規劃單位所做「金門縣觀光實質發展計畫」進行期初簡報,簡報中指出:在台金旅遊方面,近年實際旅遊人次僅30至35萬人次,這個人數與民國80年代相比,甚至有衰退的現象,說明了金門旅遊品牌老化、吸引力不足、缺乏亮點等問題;至於陸客旅遊方面,則受限於現有政策,陸客團進團出且限制多,造成人數僅在一年15000人次,且多僅停留一晚即往台灣,實際對金門之旅遊及消費助益不高。因此可以想見,未來大陸即使開放了金門的自由行,金門若未能加大觀光投資的力度,而仍延續台金旅遊的現況,金門的陸客旅遊將很快就重蹈台金旅遊之覆轍。
最近筆者幾次返金,看了一些地方,坦白說有些失望,金門雖號稱為「觀光立縣」,但整個都市景觀卻看不出是一個觀光城市的樣子,筆者參加了「後浦小鎮」的觀光導覽活動,儘管導覽員十分熱心的講解那一磚一瓦背後的故事,可是整體觀之,後浦小鎮內的建築新舊雜陳,古意盎然的古厝洋樓雖有,可是更多的卻是雜亂無章的水泥透天厝,更別說隨處可見年久失修的破舊房舍,實為觀光發展之大忌,說句不怕鄉親責怪的話,如果我是一位普通的觀光客,這樣的景觀是無法吸引我下次再來的,所謂金門旅遊品牌老化、吸引力不足、缺乏亮點等問題,誠然所言不虛。
筆者曾私下忖度,縣府若下定決心整建後浦小鎮,整個小鎮需要安置的住戶,大約在300戶到500戶之間,若每戶以500萬計,經費需15億到25億,對目前財政結構相對豐盈的金門縣府來說,這筆錢也不是拿不出來,而後浦小鎮的面積約30公頃,略大於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若作整體規劃,並配合各項節慶活動的進行,是會產生觀光的新賣點,尤其對經歷過文化大革命,不知民俗與宗教為何物的大陸遊客來說,金門是有機會在此一層面,填補其空虛。雖然有的鄉親指出,金門人安土重遷,要金門人讓出祖先宅地,只怕會引發激烈抗爭,問題是近年來政府部門的任何建設,幾乎都有抗爭,如果怕抗爭,乾脆別建設,如此地方又怎麼進步?在台灣核四廠都能興建了,整建後浦小鎮,是要讓它成為金門觀光業的領頭羊,乃大有利於地方的重大建設,又不是安置什麼「核能怪獸」,鄉親再不忍,相信最後還是會含淚玉成的,關鍵在於縣府有無足夠的決心?
最近清明的連續假期,台灣的各大風景區無不人滿為患,另據交通部最新統計也指出,一至二月國外來台旅客人次,雙雙創下歷史同期的新高,這些景象背後所顯示的意義是全球經濟的「有感復甦」,而且僅僅是開端而已,國內甚至有「黃金十年」的說法,金門發展觀光,千萬別錯失此一良機,台金旅遊人數的衰退,說明了金門現有的觀光景點無法給遊客不虛此行的感受,未來金門只能腳踏實地,加大觀光建設的力度,才能找回失去的旅客,迎向光明燦爛的「黃金十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