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參觀胡璉紀念館有感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維民。
點閱率:950

我一直以為金門會有名,就因為它曾經是「戰地」,我一直以為金門沒有「阿兵哥」就不叫金門,金門沒有「阿兵哥」,也許還是一個荒島。
套句學術術語來講,過去的金門就是一個「軍事社區」,它是一個大的「軍事基地」,把百姓居住的「村莊」包在裡面,但又與百姓的「村莊」合構成一個「社會」,造成金門村莊外圍處處有軍營,到處是軍營圍繞著村莊,形成一個生命共同體的。在過去,軍事管理者為達到軍事目的,金門居民的日常生活,都要受到軍事尺度的管制約束,甚至以軍事制度為尊,以軍事領導人為首,引用《軍隊與社會關係》一書所述,那時的金門,是一個領導─機關型的軍事社區,是一個執行─戰鬥型的軍事社區,是一個訓練─教育型的軍事社區,是一個保障─服務型的軍事社區。
在過去,金門是防衛與進攻的軍事基地,軍方以其優勢的資源與人力,管控金門的政經建設,軍方直接或間接對地區實施思想和文化教育,軍方挹注資源推動軍事建設,也指揮民間進行防衛工程,軍方發揮治安與維護秩序的力量,創造金門百姓安居的社會環境,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功勞。
所以金門與「阿兵哥」有太多故事可寫,「阿兵哥」絕對是金門的資產。春節年假,我走訪「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新開闢的「胡璉將軍紀念館」,我必須要誇讚金門縣政府以及國家公園又為金門多了一處觀光景點,總算對這位「現代恩主公」有個回報。
本館有其亮點,比如紀念館外觀造型特殊(硬體建築是由金門縣政府規劃設計建造),內部空間展場裝潢設計新穎,聚焦於胡璉將軍的生平事蹟,主題單一明顯,是能給予遊客對胡璉將軍的「整體印象」,這算是成功的,我在參觀與觀察之餘,看到遊客駐足的時間似乎不夠長久,因為展場偏重圖文輸出的佈置,缺乏實體文物的櫥櫃展示,我心想胡璉戎馬一生,必有許多重要的史料文件(比如胡璉的作戰計畫檔案、兩任司令官的派令、兩蔣或國防部長的號令以及書信往來、當時名人致贈的字畫古董、胡璉個人使用的衣履器物……等),以一個叱吒風雲的名將來講,從大陸打到台灣打到金門,我不相信這些一無所有,只有加上這些,才能展露傳達胡璉的一生,才能黏住參觀者的腳步,才能讓遊客話當年,說起當年曾經參加的戰事經歷。
此外,播映室那支12分鐘的影片,基本上剪輯旁白音效都有一定的水準,但內容絕大部分只是把地下室的圖片串聯編輯,變成流動的影片(雖有加入部分模擬的動態影片),但對於胡璉豐功偉業的一生,表達感覺不足。
我常想金門許多文物展館,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缺憾,就是缺乏具體史件以及真品文物的展覽,這反映出我們缺乏一個制度化的組織、編制、經費、以及具有專業史識的人員,來作系統性的研究、收集、購置,因此每次開館都只能作浮華、膚淺式的圖文輸出展示,勉強充足面子。
金門有幸得胡璉將軍大刀闊斧的開拓闢建,立下往後發展的根基,金門人是該感念他,只是我們的動作總是太遲,步伐總是太慢,今天胡璉紀念館的建立,算是踏出成功的一步,難能可貴,值得喝采。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