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去年六月在北京一場「中山、黃埔、兩岸情」的座談會期間,傳聞講了「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隊」的退役空軍上將夏瀛洲,日前又在大陸「西安事變研討會」時說:「不管國軍或共軍,可以理念不同,但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統一,目標是完全一致的。」雖然他事後向媒體澄清這句話時空背景是抗戰時期,但是,就算媒體斷章取義,惟傷害已成,徒增政府困擾。
這次的失言風波,引發社會議論抨擊。反對黨立委甚至痛批「形同叛國」,要求以叛亂罪論處,或取消他的退休俸等等。這個事件發展過程,浮現了幾個問題:一、新聞媒體未向當事人查證,逕予報導,有斷章取義之嫌。二、國會議員未審先判,顯現少數立委素質低劣、意識形態掛帥。三、政府處理機制和方式值得檢討。四、退役將領參加兩岸交流言行的分際。
新聞自由固然是民主社會的重要指標,但新聞處理必須遵守職業道德以及社會倫理的規範,尤須忠實、平衡報導,方不至對當事人造成無謂的傷害。其次,在事實真相不明情況下,國會議員動輒對事件當事人痛批,且揚言立法取消該等人員退休俸等云,顯示這少數立委民主素養不足、人權觀念低落。夏瀛洲如有失言,洵屬個人言論自由層次,若有違失,亦應依法行政,豈可未審先判?揚言要對退將忠誠考核者,先要捫心自問,倡言台灣獨立是對中華民國忠誠的表現嗎?
再就政府處理該等事件的機制和方式來說,理應由相關部會查證說明,總統府卻在第一時間跳出來回應,誠屬不智。猶記去年夏瀛洲事件發生後,馬總統曾要求日後須以「行程透明、言行謹慎與不違反國家政策」為準則,責成相關部會草擬「退役將領赴大陸地區的行為規範原則」。言猶在耳,國安系統的相關部會該怎麼辦?
夏瀛洲上次失言,自認是無妄之災。這回發言又惹爭議,顯然未記取以往的教訓。身為退役高級將領,應知身分的特殊性,尤其以他的位階,應該熟知去大陸參加這類研討會,是中共有組織、有計畫的統戰活動,必須謹守分際。自信不會成為別人的統戰工具,卻因發言不慎而惹了一身腥,影響到國軍及退役將領的清譽,可謂得不償失。奉勸這些熱中奔走於兩岸的退役將領,縱有「老驥伏櫪」的使命感,應知恪守本分、謹言慎行,展現「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政治智慧,方為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