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默哀──致秋愛姊兼悼端墀大哥

發布日期:
作者: 宋蕭波。
點閱率:769

偶爾,我們會默哀。在喪失了一個伙伴或不熟悉的同事之後的某一個會議時。就有人以低沉又哀悼的聲音說:讓我們低頭默哀。
於是,我們在一片嘩嘩的推椅聲中站起,肅立,低下頭,閉起眼,開始沉思、或者想著等會要報告的詞句或什麼也不想的閉目養神…。然後,在一個:「默哀畢」中,像一個聲控的按鈕,一切靜止恍若黑白的場景又轉入了正常的彩色頻道,回復了正常。
只是那天,在寒流襲台的清晨,不經意的看到一則「退休教授意外死亡」的新聞標題時,初初以為就是一般的社會新聞;待讀到教授的名字時,心中震驚的像遭遇了一個突來的海嘯。讀了又讀,想要在堆疊的搖晃文字中,可以找到一堵可以躲藏的堤堰、找到一隻可以依持的拄杖,以壓著內心湧起的波瀾及後續的震撼。此時,心中突然有了一個「默哀」的聲音響起。
是的,不須起立、不須閉眼;一整天工作的時候,心中灰暗的恍若戴著一張墨絰,哀戚的想著教授的死亡與未亡人,想著與教授還有餐聚之約、想著未亡人情何以堪、想著教授苦難又奮發的一生、想著他們如電影情節般的婚姻;當然,也想著他們夫妻走遍全球80餘國的多彩人生。
只是,人就突然的走了,走的如此出人意表,走的如此讓人不解與心痛。我不敢與秋愛姐聯絡,怕受傷的心再次受到傷害,冷漠的就像沒有發生什麼事似的。我隱忍著,隱忍著突然瞭解,在聯合報上看到了秋愛姐的一篇文章,她為什麼不像往常,會捎來與人分享的訊息。
多年來,自己的電子信箱如果是一個園地,能夠豐富繽紛,多賴秋愛姐的澆灌,不時傳來好的文章、健康的資訊或是自己的行蹤或作品。她真的就像她擔任數屆「公民記者」的責任,播送著各式的資訊,讓人在接受新知外,更充分的感受到秋愛姐的關愛大家的衷心。
一位留德的博士、一位官拜上校,允稱文武雙全的陳大哥,驟然的離世,留下了諸多疑點與更多的遺憾。然而逝者已矣。是嗎?這是一道悲傷、嚴肅的課題。因為悲傷,所以不容逃避;因為嚴肅,所以沉靜莊重。這些,強迫著讓自己再次面對與檢視自己對生命意義的看法與自己對生活態度的沈思:只因為我知道:死亡,就蹲在一個不遠處的黑暗轉角,等待,與自己相遇。
「人生的結束:雖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乃是一場莊嚴的佛事。」或許就把聖嚴法師的教誨暫放一邊:在這之前,仍請容我靜靜地不說什麼,真正的默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