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後浦小鎮入圍的建言
近來交通部舉辦的「臺灣十大觀光小城」票選活動,頗受各界矚目,金門由「後浦小鎮」入圍參賽。平心而論,此類票選活動有其不公平處,因為縣市的設籍人數顯然佔有極大優勢,而金門以十萬設籍的迷你小縣,卻能力拚,乃至超越人口逾百萬的新五都,實屬難得,這其中固然處處可見金門主管機關的大力宣導與縝密規劃,不過回歸基本面,來自觀光客的肯定,恐怕才是讓後浦小鎮可以擠進前十大的關鍵因素。
相較於觀光客的肯定,金門整體觀光資源的開發、維護與運用,其實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以後浦小鎮為例,曲巷窄弄雖是小鎮的特色之一,卻也使得救護車、消防車及工程車難以進入,不但增加小鎮房屋的修繕成本,也影響居住及公共安全,而對於觀光尤其是不利因素,因為房屋修繕不易,小鎮內便四處可見人去樓空或牆倒屋毀的殘破景象,影響小鎮風情之塑造,加上小鎮內的消防設施不足,只要一家失火,必然殃及四鄰,又因救護車難以進入,對於居家與旅遊安全,均是潛在威脅,亟待公部門妥善的規劃處理。
依個人愚見,目前後浦小鎮應優先規劃出可容消防車進出的消防通道,同時遍設消防栓,以降低火損的風險,這部份爭議小,可優先做,問題較大的是小鎮內的房屋修繕問題。依筆者觀察,不管後浦小鎮最後是否入選「臺灣十大觀光小城」,後浦小鎮都會成為拉動金門觀光的火車頭。為確保此項任務之圓滿達成,後浦小鎮內的建物呈現,必須有整體的規劃,這部分公部門尤應負起統籌之責,不可放任住戶隨意自建,公部門不妨委請專人設計數種實用的建築圖樣,提供低利甚至無息貸款,協助小鎮住戶,依樣修繕房舍;若屬違章建築,則依法拆除;另針對長期不住金門的屋主,也可考慮與其簽約,由公部門出資修繕,啟用後闢為民宿或出租,盈餘用以抵償修繕費用及回饋屋主,相關制度最好訂定特別法規規範,不受限於金門縣私有歷史建築修復獎助辦法「應公告為歷史建築」等規定。
總之,房屋修繕是當前維繫後浦小鎮品牌的重中之重,公部門應展現主動規劃,積極協調的企圖心,而不是被動受理民眾申請而已,講市儈一點,這工作就是整修金門觀光產業的「生財器具」,生財器具破敗,要如何生財?近年來,隨著兩岸的經濟復甦,觀光產業也隨之蓬勃發展,為到武陵農場賞櫻,臺灣遊客的車潮可以從台中回堵到宜蘭,以兩岸人民「一窩蜂」的流行習慣,金門只要把後浦小鎮的品牌建立好,自會有源源不絕的觀光客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