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談錢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增城。
點閱率:732
字型大小:

「世說新語」記載,王夷甫(王衍)因雅癖,口未嘗言錢。婦欲試之,令婢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呼婢曰:「去此阿堵物!」在魏晉南北朝因政治紊亂,一般文人崇尚清談,言談舉止以有別俗人為高;談到錢自然避而不談。但是這些鎮日清談的文人雅士,大多是貴族官宦,是吃米可以不必知米價的一群。
在「晉書」中有一篇「錢神論」,認為「凡今之人,為錢而已」,一個人只要有錢,就可以解憂愁、祛煩惱;一旦某人有金銀財寶便可以令人「無德而尊,無勢而熱」,甚至「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在現實生活中,「錢神論」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多面向的社會現實寫照,「一元可以逼死英雄漢」,很多無奈的劇情日日上演中。
儘管明知「錢不是萬能的,但無錢卻萬萬不能」。錢,是一種生活的工具,它原本沒有是非對錯的中性價值判斷。但是如何得到錢的方法手段卻是具有法律與道德的價值判斷。「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謂「有道」依「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準」,只要合法賺錢即可,雖然有些奸商與法棍為了賺錢大玩法律遊戲,搞得有些事雖合法卻不道德,如有些國家或地方合法的實施安樂死、墮胎、嫖妓、賭博等。
由專業與努力掙來錢,是一種自我肯定與尊嚴,看世上成功的企業家,很難會退休,原因是透過其工作中所享受的成就感。有錢人變成典範,成功者成為社會楷模,有錢不是罪惡。但是由於M型社會的形成,中產階級被迫走上新貧,由於生活壓力倍增,上焉者不惜身兼數職,壓得過勞;下焉者不惜出賣靈肉、作奸犯科。作為社會的楷模與成功者此時也應該發揮其智慧,要懂得花錢之道。而花錢之道莫過於能及時行善,近則可免社會發生階級鬥爭而遭禍害;遠則可以累積其陰德,福佑其子孫。此所以中外名人如比爾蓋茲、尹衍樑、張榮發等人之發願裸捐的智慧。
很多人都會說「錢是身外物」,但是勇於捨得者卻不多,不能都怪人,因為會害怕;如能有信心,不害怕,就敢於捐獻助人。一般人能力所及,隨時都可以對社會做回饋,多少不拘,能夠付出愛心,隨緣就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