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談金門國中小的課業輔導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世聰。
點閱率:687

教育優先區課業輔導已在金門行之有年,其成效如何? 從未見相關單位作過評估,雖然這是中央政府教育當局照顧離島偏鄉和弱勢族群的德政,但從教育專業觀點來看,如果一項教育政策,實施的成效令人不甚滿意,雖然對教學現場挹注了一些經費,但對一般學生而言,延長了上學時間,以原來進度上課,減少了自主學習和發展多元能力的機會。而對一些績優學生,本而再從事一些休閒和自主學習活動,如:參加校隊練球、跑步;而對一些弱勢和學習落後的學生而言,未能接受到特別的照顧,如:小組教學和個別化教學,對一些不懂的科目和單元,一樣是鴨子聽雷,陪公子讀書;而老師也無法應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法,去滿足那些需求與一般學生不同的學習落後學生,這與照顧弱勢族群學生之立意,確有明顯的落差。
個人以為任一政策的實施在行之有年之後,應進行檢討評估,從不同面向如:學生、老師、家長和行政部門等,進行實施意願與成效評估,以作為續辦、停辦,或調整作法之參考依據。畢竟人的生命和時間都有限,如果用錯了地方,不但是資源的浪費;更是生命的浪費。就經濟學的機會成本而言,當我們把所有學生都圈在學校裡,上一樣的課程和同樣的師資,會不會阻礙了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和妨礙學生多元發展的機會。有很多體育老師和教練都在反映,近年來金門的許多球類和運動比賽的風氣和水準有每下愈況的趨勢,是否跟那些運動選手的練習時間,都被第八節課業輔導佔用了有關,值得進一步探討。
第八節的課業輔導之產生其實跟現在家庭生計型態有關,現代很多家庭都是雙生涯家庭,若孩子早放學,家長還在上班,沒有人陪孩子;因此,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留在學校,上課或參加活動,至少家長會較放心。但台灣很多沒有接受政府教育優先區補助的都會區學校,也都安排自願自費的第八節課後輔導課,且課程的安排並不限於學科,其他的藝文、體育、藝能等科目也都納入,重視的就是五育的均衡發展和全方位的學習。猶記得前幾年我們不都在喊「一校一特色,一人一才藝」嗎?還有「三三三」,可是把時間都框來上課業輔導,那有時間讓學校發展特色,讓學生學習才藝呢?
一個人道德的發展是要從他律到自律,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將社會倫理和團體規範內化到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一個學生的真正面目是在沒有老師在場或學校約束,才顯露出來;一個好國民的標準是在沒有警察的監視下,依然守法守紀。學生所學的一切都必須到大社會的場域去實踐。如果大人都不放手,學生那有時間和空間去實踐學校所學;如果我們不營造多元的環境,我們那能企盼學校能培養出具多元智慧的學生呢?自律不會憑空而降,除非我們能讓學生有學習自律的機會。
因此,對所謂教育優先區課業輔導,我覺得如果學校有更多的自主權,去發展學校特色,學生有更多自主權去選擇自己想學的課程或活動、或是針對弱勢學習落後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課程活動。甚至教育部如果無法給地方政府或學校變通 的作法,寧可不要這筆錢;而由地方政府自編可靈活運用的經費,都是可行的策略,拙以為教育優先區立意雖佳,但如果形同雞爪,棄之可惜而食之無味,如果不好好檢討改善,反而會阻礙國民教育追求教學正常化、學生多元適性發展的揮灑空間。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