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課稅後教師排固定節數問題
立法院通過101年中小學教師開始課稅後,教師們對這表面賦稅公平實際減薪的措施並無太多意見,教育部也在和全國教師會多次的磋商下,祭出一些有利於教育品質和教師勞動條件的配套措施,如:導師費調整為三千元,所有老師均減授二節課,而減課的目的乃是在減少國中、國小老師的課務負擔,增加教師備課、輔導的時間,以提升教學品質。
課稅後的國中老師每週授課時數,國文科兼導師12節、其他科目兼導師14節:國文專任老師16節、其他科目專任老師18節。國小兼導師16節,科任教師20節,已成定局,殆無疑義。但兼職主任、組長,無論國中或國小,每校均有五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老師兼行政職務,在這波配套措施中,目前的減授待遇未卜,個人以為在導師和專任老師都已排固定節數之後,兼職主任和組長教師之授課時數也應排固定節數,且可採目前之高限減二節之方式作為固定節數,不應再採高低限,否則不但對同一層級的兼行政教師不公,對以後學校的排課也會產生很大的困擾,甚至會對兼行政教師產生蝴蝶效應,使下學年更難找到兼職老師;至於排不完的課,除了教育部補助的每人二節課的鐘點費以外,建議縣政府非挹注經費下去不可,不管是聘任正式教師、代理教師或鐘點代課老師。
大家都知道,穩定健全的師資對教學品質、班級經營和學生的生活適應,都有正向的影響,因此聘任正式教師或代理教師,對教學和輔導學生的效益一定大於代課老師。代課老師尤其國小的代課鐘點費每節只有260元,一個月才二萬出頭,恐怕很難吸引有證照的老師來應徵。但若是一個月薪近五萬元的代理老師或是一位月薪六萬左右的正式教師,會更吸引優秀師資來金門報考教師甄選。
馬總統在選舉時也開出了要在四年內將國小師資編制提升到1.7,然而這指的是正式編制的老師,不能把2688的支援教師也算進去。事實上每班編制幾位老師還不是很實際的算法,真正較精準的算法應該是就每校排定的學生應授學習時數,再來精算排固定節數的專任教師、導師和兼行政教師所能上的課,看看還有多少課排不出去,除了國中因為分領域的關係節數太少無法完整聘老師以外,其餘多出的課應設法逐年聘任正式或代理老師來任教,甚至部分領域也可採取跨校共聘的方式來聘任,讓各校可共享所需要的師資。
課稅後的教師減授時數,是為減少基層教師的課務負擔,讓中小學教師有更多時間和心力,去作更能提升教學品質的備課和研發、處理學生各樣的「對抗霸凌」、「人性管教」、「適性輔導」輔導管教問題各種重點工作,台灣現在很多縣市政府都已跟教師工會協商完成排固定節數,地區很多校長、教務和兼職同仁也迭有反映,「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金門縣政府宜及早解決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