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石蚵述說的金門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蔡鈺鑫。
點閱率:1,227
字型大小:

世上不只金門生產石蚵,但金門述說的石蚵故事,卻是獨一無二的。
戒嚴,拉緊了金門一幕幕石蚵戲劇的發條。當年,我金門同胞下海採蚵,須辦理採蚵證。戒嚴,對金門鄉親,就是一腳要踏離金門這塊陸地,另一手就得辦理出國手續。那幾年,我們跑內政部,辦妥出入境證明,才允許往來臺灣;那幾年,我們下海捕蚵,也要出示證明。
戒嚴,就是到金門沿海捕蚵,要受真槍實彈的軍人監督。重重圍繞的鐵絲網下,靜靜地躺著一顆顆的地雷,好像抗拒鄉親去採蚵。每一次「下海」,都冒著生命危險。岸上站著衛兵,虎視眈眈,與一旁來接應的親友,戰戰兢兢,形成一幅對峙的歷史畫面。
或許吧!戒嚴下採來的海蚵,得來不易,也就特別珍惜!那些年在金門,採蚵簡直像上戰場。猶記得,我媽在下海採蚵的前一晚,都要跟鄰居約好。隔天大清早,公雞未醒,太陽沒起床,在寒風刺骨下,整裝待發,準備來一場採蚵戰爭。整裝?包起擋風遮雨的頭巾,戴上斗笠,身穿厚外套,腳著布鞋,手握手套,一根長鐵棍,扁擔挑起一對竹籃子。出征前,還不忘要握緊那申請核准來的「採蚵證」。星星和月亮帶路,趁退潮,趕緊採集海蚵。
並非每次出征,都會凱旋而歸的。石蚵有季節性,要看老天的臉色。隨天氣的冷暖,採得的海蚵,時大時小,時多時少。
自沿海採到的石蚵,裝在竹籃裡,用扁擔挑上岸來,交由等候的親友,用手推車推回家。此時,晨陽灑下滿地的金黃色彩,映照著瓊林採蚵回家的村民,疲憊但喜悅的臉龐。十幾戶人家,幾十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採蚵任務,一路上,高奏著凱旋歌。一籃籃、一車車的石蚵,就是勝利的果實,滿意的具象。
看見我媽從採蚵戰場歸來,全身幾乎被海水浸得濕透,衣褲太陽曬乾後,泛著一片片漆上鹽巴的雪白,整雙鞋沾滿海沙。一次採蚵大戰歸來,媽總會先洗個澡,再吃早餐,旋即,就要清點戰利品了。一切採蚵的艱辛,盡化成一臉合不攏的笑容!
我媽常和左鄰右舍聚在一塊剝石蚵,邊剝邊話家常。這是金門村民常見的社交場景,述說著一個又一個既平實又溫馨的金門生活故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