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天白日勳章失竊」談起
前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胡璉所有、由其子胡之光捐贈的青天白日勳章,日前在金門縣莒光樓展示中遭竊,消息傳來,震驚遐邇!如此貴重的文物 ,這麼輕易就被竊走,凸顯歷史文化資產管理維護的幾個問題,委實值得檢討。
首先,胡璉將軍功在國家,在抗日戰爭鄂西會戰中堅守石牌要塞,因而獲頒青天白日勳章。在金門擔任兩任的司令官,戍守金門前後八年中,整軍經武,推動各項民生建設,從軍政到民政、從基礎公共建設、民生物資供應,到教育文化的推展,均有卓著的貢獻,尤其親民愛民之作風,令金門鄉親感念,稱之為「現代恩主公」。其子胡之光於民國九十五年為紀念父親,親自捐贈胡璉將軍遺物給金門縣政府,希望金門有學之士利用研究,當時共有圖書9,339冊、文物1,223件,總共1萬562件(冊)。如今,勳章失竊,實有保護不慎、愧對其家屬之責;也難怪胡璉的孫輩胡敏越說:「不排除回收其他文物。」
其次,胡璉將軍遺物具有歷史價值,也是金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但是,這些文物的保管維護權責之歸屬問題必須予以釐清,否則,事權若不統一,往後必然還會衍生其他問題,因此,就縣政府方面,希望記取經驗教訓,速謀對策。再者,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所屬「胡璉將軍紀念館」已於101年01月19日落成啟用,從文物保存維護的角度,胡璉將軍遺物的保管維護與運用,是否應該責由專門、專業的單位負責,以統一事權,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政府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早於民國七十三年由文建會制定「文化資產保存法」;並訂頒「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該法所稱文化資產,指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並經指定或登錄之下列資產:一、古蹟、歷史建築、聚落,二、遺址,三、文化景觀,四、傳統藝術, 五、民俗及有關文物, 六、古物,七、自然地景。同時,要求各級政府設置專責機構,從事文化資產之保存、教育、推廣及研究工作。
金門縣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歷年來積極著手於具有歷史文化資產價值的古蹟文物之保存維護工作,不遺餘力。這次發生勳章失竊的案件,令人遺憾!因此,除了希望警方積極偵查,早日將竊賊繩之以法;並盼有司部門記取教訓,更為重視文化資產的保存和管理維護,以不負「文化立縣」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