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
許多人迷上了Facebook。如果用中文直譯就叫「臉書」,用專業的名詞叫「社交網路群體服務網站」。不管是叫「臉書」或「社群網站」,都是什麼都說完了,也什麼都沒說。
臉書流行,許多人都在網路上找到了多年不見的朋友。幾個月前,終於鬆懈了最後的防線,湊份似的,上網登錄了個帳號,我好奇的倒不是那瞬息萬變的留言或饒有趣味的遊戲,而正是找朋友這項功能。試想著能藉由朋友與朋友間千絲萬縷的網絡聯結,尋索那久遠塵封的記憶,單是想像,便充滿了吸引力。
當然,在鏈結尋人的過程中也並非如預想般的無往不利。首先,網客們未必都用真實姓名登錄;再者,登錄的照片也是五花八門,家裡的小花、小狗、明星照都能上場,焉辨本尊?縱是最後依其學經歷、朋友網絡判斷個八九不離十時,寄出的邀請也可能杳無音訊。因為有著許多的可能性,所以期待也更精彩,在謎底揭曉那刻,來自遠方的久違問候,霎時令人掉進時空的渦流。
回覆來自地球對邊的美國,昔時清湯掛麵的清柔臉孔,已然成了吹脹的氣球。我自嘲向來不敢以正面示人,免被譏笑是挨了揍、尚未消腫,是以無限佩服其坦然面對真象的勇氣。彼方傳來,「你老真逗,在我們社區我算最苗條的了。」是啊,中年後的老美普遍臃腫,倒顯得吾人小雞肚腸了;然單就臉蛋上的記憶,昔日小美女的堅持可算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在青春洋溢的校園裡,不時總會輪換著不同的熱門話題。小美是眾人公認的林黛玉,除了身子單薄外,還真有一股古書中走出來的文藝本領;舉凡作文、書法、圖畫等藝文競賽,有她領軍總能名列三甲。斯時我在陣營裡打打下手,於願足矣。事情發生在一回班際漫畫競賽,說好了要畫幅四格漫畫,取材自周遭生活點滴,以漫畫接力的方式進行,最好是誇張、爆笑,最容易獲得青睞。第一棒的小美以自身為形象畫了幅葬花的黛玉,接手的只好畫出挖到了個盒子,第三棒的老兄心機最重,把盒子端上了桌面,等待我的結語。當時想了想,要製造爆炸性的效果,只能和第一幅圖有著最大的反差,加上我畫功有限,要描繪如小美般的仕女圖亦力有未逮,於是我便畫了從盒子中彈出一個拳擊手套,把美女打成了豬頭。果然,這幅接力創作拿下了首獎,並在公布欄上整整貼了一學期,也因此總不斷的有人提起美女變豬頭的話題,甚有老師拿它在課堂上說事,說是美人早晚遲暮,黛玉變玉環亦在情理之中,籲請眾女子勿太注重臉面工夫云云。唉,斯時從教室角落射出來的冷洌目光,霎時令人熱血凍凝。自此,小美沒再正眼看我一眼,或言語半句,直到二十餘年後的這則臉書訊息。
在臉書上談這段與臉有關的往事,彼端停頓了許久,才傳來如下的文字:
其實當年一下筆我就後悔了,幹嘛尋自己開心?生你的氣,只是為自己找臺階下。為了彌補n年前的錯誤,告訴你一個秘密,我現在體重已逼近百公斤,臉書上的照片還算是清瘦版呢!
臉書,果真奧妙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