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幸運的世代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朝福。
點閱率:661

經建會最近統計資料指出,三年後,也就是二○一五年,台灣地區「戰後嬰兒潮世代」人口將逼近三百萬,再過幾年,台灣將繼日本之後,邁向老齡化的社會。
「戰後嬰兒潮世代」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國際局勢逐漸穩定,全球各地出生率激增而降臨人間的世代。這群數量龐大的人口,出生於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六四年之間。時光荏苒,當年這一世代,較年輕者如今已近天命之年,年長者再過三、四年也將步入古稀之齡。
大凡人一生的際遇,除了先天秉賦與家庭因素外,生長的時代背景也是息息相關,此所謂時也命也運也。嬰兒潮世代生於大戰之後,伴隨著全球科技的起飛成長,就(創)業於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人生不同階段的經歷有如搭乘時代順風車,生逢其時,可謂幸運的一代。忝為嬰兒潮世代大軍的一員,真要感謝上天眷顧,因為我們父執輩或是更早的世代,多的是顛沛流離,有生之年經常貧病交迫,或不幸英年早逝。每次翻閱族譜,看到祖上幾代男丁名字密密麻麻註記於冊上,最後能傳嗣終老者所剩無幾,真是令人心驚。從我們這一代起,幼時雖歷經炮火洗禮,但已遠離大規模戰爭,隨後生活物資逐漸豐裕,日子過得安逸,尤其醫療科技不斷進步,更為我們的生命健康提供較好保障。
金門的嬰兒潮世代,生長於物質匱乏的環境,稍長須參與勞動,男的協助農稼,撿拾柴草,女的洗衣剝蚵,灑掃庭除,因此多培養了勤勞節儉的美德。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家鄉的許多兄長,正因具備這種特質,使他們在少年躲避戰火,負笈他鄉時能自立自強,並秉持這種勤奮精神,日後在各行各業出人頭地。眾多四、五年級生,同樣也是具有刻苦耐勞習性,許多人國中畢業赴台,半工半讀完成大專學業。六、七○年代,當他(她)們一走出校門,面對的是欣欣向榮,到處充滿工作機會的社會,在那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大家努力工作,積攢個幾年就能輕鬆購屋,成家立業,一切靠自己,不用父母操心。如此的人生際遇,先苦後甜,何其有幸。反觀現在的新世代,學校畢業投入職場,面臨的是嚴峻的就業環境,薪資停滯多年未見成長,欲存錢購屋,難如登天,並非他們努力不夠,大環境已改變,時不我予也。
從國內外情況及社會各個不同年齡層觀察比較,嬰兒潮世代創造與累積最多的財富,人生境界如倒吃甘蔗。如果現今依然身強體健,步入生命秋天的這群人,此時正在享受人生甜美的果實,生活大致過得挺愜意的。不過,這兩年因全球經濟情勢惡化,整體生活環境面臨挑戰威脅,迄仍掌握權柄的嬰兒潮世代任重道遠,除應殫精竭慮,效法上一代政治家大公無私的精神,為後續世代建構更有利於發展的公平社會,也讓自己能有一個可安享晚年的環境。至於已退休的嬰兒潮世代,趁人未老,身尚健,能吃能玩之時,何妨開懷盡歡,不要再像從前一樣儉省度日,苛待自己,以免將來徒留遺憾,行有餘力則從事公益,回饋社會,為下一代造福積德,庶幾能俯仰無愧於天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