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走閱金馬文學展︰哀悼亡靈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829
字型大小:

臺南文學館「金馬文學展」的佈置,重現戰場的肅殺。骷髏頭、地雷、砲彈等,都讓人想起金馬的過去;那個與死亡貼近的年代。展場展出的作品如謝昭華《在戰亂頻仍的年代醒轉》、公孫嬿《夜襲》,以及詩人洛夫在八二三砲戰火網下寫出的《石室之死亡》等,都能聽見死亡的氣息。
死亡其實也是金門籍作家的主題。金門籍作家幾乎都寫到了死亡。
趙惠芬寫到童年躲砲彈的經過,「逃命似地跑到姑媽家的防空洞,黑暗與蒼茫在我身後窮追不捨………我的小腦袋瓜有著許多的不解?所以,手愈抓愈緊,覺得一條街的距離,是那麼地長、那麼地遠?」。死亡逼近了,它的聲音是咻咻響,它的面貌是赤紅雙眼,它正轟隆隆咆哮;死亡逼近了,一分一秒都緊迫,趙惠芬逃著,許多金門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在死亡的夜空下競走。許水富也在競走行列,他帶著一個永遠不變的時間──一個他永遠悲痛的記憶:「一九四九年/很多人想忘記的時間/沒有分針/沒有青春期/我補釘的衣服/被沒有眼睛的子彈窺穿/七歲 下午 看見一群火螢在天空肆掠玩遊戲/之後 每次父親手上的菸都會引爆懼怕的故事/九歲 懂得學習逃亡和信仰榮格/十一歲 懂得辨別生死蠢蠢擺盪方向」。
戰爭讓一個孩童早熟了,提早看見生命的無常跟錯亂,也因為砲戰,死去的都屍骨無存,活下來的,卻喪失該有的童年。故鄉本是成長之地,卻成了死亡之所。
死亡跟喪失都比不上潛意識的驚悸更讓人惶惶度日,蔡振念提到非洲戰火燎原時,透過遠方的戰爭想到親歷的戰火跟童年的慌恐,「經歷過八二三砲戰的洗禮,我的家鄉金門今天仍有無數的地雷──如同阿富汗、非洲──隨時會因誤觸引爆傷人,我童年最恐怖的夢魘是半夜被砲聲驚醒,以為共軍已經登陸」。
故鄉多死亡。無論是親人、士兵以及對岸的同胞。彷彿金門成為無比巨大的葬場。奇妙的是,觀光客踏上金門時,目睹古戰場,親見飛機與大砲,這些剛硬且無情的事物,沒有讓金門陰風陣陣,反而純樸野趣。我心想,任何殘酷的、以及無情的死,都被大地,一一撫慰了。
去年底,在金門大學江柏煒教授與邱凡芸教授的安排下,詩人鄭愁予與山東魯東大學教授張清芳,展開詩與文、兩岸創作風潮對談。後來,我陪同張教授等,訪古寧頭,以及新闢的和平園區。
我解釋說,一個一個的洞窟裡,以往都住滿駐軍。我們站在洞窟前,探望狹隘的、通向軍官寢室的甬道。我們沒有靠近走,只注意聽。但,只是注意聽,就彷彿看到甬道後頭,有著幾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他們眼神堅定,不知道時光已來到二十一世紀,兀自構佈火藥庫、行軍圖等作戰計畫,希望西向中原。
我跟張教授開玩笑說,若國軍英靈在,恐將立刻拿下她,要她投誠。金門囚困著兩岸糾結而冤死的亡靈,張教授默默不語。
有扇門板,忽無風而作聲,彷彿默認了死亡,又不同意我所說的死亡。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