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追憶先父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767
字型大小:

先父去世至今已近十年,有一天,我遇到一位長輩,他曾與家父共事多年,長輩稱讚家父擔任公職行事公正,不煙不酒的風格影響他很深,並說他們一起在軍管時代艱難工作,彼此有深厚的革命情感。
說軍管時代,家父籌辦建立金門縣政府人事室,曾聽聞家父私下感歎,有一位長官公開揶揄家父說:「你就是王永仁啊!我告訴你,我的『戰地政務』四字,專門破你的『人事法令』。」家父感歎人事制度建立不易,軍人以備戰、作戰而為所欲為。
近幾年,我偶閱家父生前所撰回憶錄,述其一生經歷,瞭解他身處苦難年代,少年時因家境貧寒,愛讀書而家中乏力供他深造。只好在家耕讀,祖父腳瘡無法行走,家父研究先人遺留之手抄中醫祕方,買藥煉膏,居然治癒祖父惡瘡。
民國二十五年,時局緊張,政府為加強地方自衛力量,分區舉辦壯丁幹部訓練班,規定每保必須選送二人參加受訓,日後回保訓練壯丁隊。祖父時任保長(轄區有後盤山、後沙、西山、土龍口),經數日遴選,仍乏志願參加者,因受訓會影響農事耕作,且日後擔當壯丁幹部,待遇微薄。祖父焦灼萬分,寢食不寧,家父不忍,毅然自薦,願投筆受訓。
祖母愛子心切,以家父年才十七,極力反對,但時間迫促,無法更替,家父仍準時前往。訓練期間,先祖母多次步行十餘華里,遠赴沙美,窺視受訓情形,看到瘦弱愛子接受嚴格訓練,常心痛淚下。
之後,先父擔任第二十二保壯丁隊長,日人佔領金門時,先父率部份壯丁及家人轉進大嶝。後奉有關當局之令,回淪陷區家鄉做情報工作,家父多次冒險觀察、刺探日軍情況,轉達給上級人士。
民國二十九年家父母結婚,先父的回憶錄有詳細記載,我特謄錄於後,供讀者瞭解昔時金門婚姻習俗:
余行年二十二歲,因家慈體弱多病且祖母年邁,胞妹珠衣亦已出嫁浦邊社何天從,家務亟需有人幫忙,經二胞妹珠襖之外婆介紹古寧頭南山社李炎綜之三女李能寬(原名蜜治),探聽女方對家務尚能勝任,經雙方憑生肖八字問卜,結婚前未曾謀面。
家慈平素誠心拜佛,乃往後浦幾處大廟寺拜拜,抽籤請求神明提示,余還記得到南門嶽帝廟抽籤,其籤詩如下:「雷霆霹靂震空中,天地命吾察吉凶,積善之家慶有餘,積惡之家定有殃。」余自幼聞我家歷代祖先積德行善,遐邇閭里,親友欽佩,所以對神明提示籤詩,余深信今後仍是積善之家,亦是余將來做人處世之基本原則,乃毅然贊同此件婚姻大事,且女方係營商,不以余農家相棄嫌,行聘後不久擇吉於農曆二月二十日親迎結婚。
余有生以來首次製西裝穿西裝,但皮鞋則向宗親借用,結婚當日四轎四馬,所謂四轎係男女新人各一,媒人、花童各一乘轎。所謂四馬係四位男儐相各騎一馬,音樂則大鼓吹在陣前,輕音樂在新娘轎前,浩蕩數十人,一大陣仗,前往古寧頭南山西角李家迎娶,回程沿途鞭炮連鳴,禮儀至為隆重,登堂拜天地神明,進房飲交杯酒,當日亦往家廟晉拜列祖列宗,此日宴客數十席分中午與下午兩次,夫婦由今日起相認識,由結婚起培養雙方感情。
舊式婚姻,既無事先談戀愛,也無男女相親會面,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翌日因有公私事務待辦,上午即挑著擔子走往後浦。與現代新人歡渡蜜月,實有天壤之別。妻入門順俗,對清寒家風憐而不恥,夫婦相敬如賓,迄今回憶以往,猶如目前。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