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招牌笑容
家父離開人間二十多年,最忘不了他的笑容。午夜夢迴,依然見到他,對著我們微笑,鼓勵著我們。家父的笑容,依我對他在世時的觀察與過世後的追念,包含許多層人生的智慧與藝術。
家父的笑容,出自先天的樂觀心性。這樂觀的心性,讓他一生在困頓的逆境中,保有綿綿不斷的堅強意志。家父的微笑哲學,似乎道出了一個真理:「一笑天下無難事!」微笑是種禮儀,也是待人接物的基本藝術。微笑更是人與人溝通的一座橋樑。
記憶中,家父常將笑容掛在臉上。在學校師生面前,在親友面前,在家人面前,都是同樣一副可掬的笑容,同樣的誠意,同樣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微笑彷彿是張通行證,讓家父處處通行無礙,也時時受歡迎。的確,微笑是善意與友誼的具體表示。加上誠心誠意,就成了人世間最溫馨最美好的感受了。
家父常用微笑化解紛擾的人事糾紛;排遣工作的艱難;解決了生活上許多困苦。人生是一連串層出的難題,家父用無休止的樂觀心性所散發出的笑容,一一加以化解。記得他曾說過:人生的難題,與其用愁眉苦臉,不如用一種達觀的智慧去面對。他認為:人生本是充滿苦痛的,生長在金門,倍感艱辛,更需要用智慧與豁達去面對。
回想起來,父親的微笑,在當年兩岸關係緊張,生活壓抑達到頂點之環境下,確實扮演了釋壓與解憂的功效。要化緊張為輕鬆、視戰時如平時,需要強大的智慧與豁達的人生觀作支撐。家父的智慧與人生觀,不全然來自天性,不少是源自他後天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體認。他是一位中國文化的實踐者,微笑是最佳證明。
記得小時候,家父任小學校長,學校常有惱人的大小事務,尤其是人與事的糾紛。身為一校之長,他總是比人多一分耐心與智慧,從不露慍色。任人如何爭吵得面紅耳赤,他總是用最沉穩最微笑的臉色,去解決問題。從祖父母的病逝,到國小有位小朋友車禍身亡,家父都能很快消化內心的苦悲。父親令我感動與佩服的,是他常用微笑代替淚水,去面臨人生的千萬個悲痛!
從家父,我學會了用微笑去面對人生,不如意時,家父的招牌笑容,總會浮現眼前:高挺的鼻梁,上揚的嘴角,信心與樂觀的光芒從瞇瞇的雙眼放射,雙頰飄起希望的音符。失意時,總會想起家父的笑容。家父的笑容,勝過任何安慰、任何鼓勵、任何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