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如東海印寺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鼎仁。
點閱率:922
字型大小:

2011年刊載了江柏煒一篇〈新加坡海印寺〉。新加坡海印寺始建於1928年前後,是一所純為女眾佛教徒修道及學佛的道場,是金僑陳芳歲獻出寺地,並由夫人楊銅荷發起創辦並捐資興建。湖前人陳芳歲123人的請願,福建巡按使許世英轉呈倡金門設縣,因此促成了1915年金門正式設立縣治。陳芳歲昆仲,返桑梓興創滄湖第一小學,振興地方文教。金僑在外心繫故鄉,信奉佛教有所依託,所以新寺以故鄉的海印寺命名。金門人出外都把信仰一起帶出去,到南洋、到台灣的同鄉會-金門會館、浯江會館,都供奉恩主公陳淵或部將蘇王爺。一來求個維護心安,再來鄉愁有所寄託。
「南黃海第一寺」如東海印寺2008年隆重舉行寺院落成暨佛像開光慶典。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海印寺是一所全新的寺廟,圍海造地奠基。位於洋口外閘東北側,背靠大海,占地面積120多畝。整個寺院由低向高共分四個區域,主要建築有山門、龍王殿、觀音殿、望海閣和30多間配殿,形成了以觀音殿為主殿的整體格局。海印寺與其南邊的「海之韻」海濱公園互應,必將成為小洋口地區的旅遊新景觀。
如東縣在江蘇省東南部,為南通地區的一個縣。如東為「如皋東鄉」即如皋東部的地區的意思,原屬如皋縣。海印寺的寺名出自佛家(華嚴經)的「海印三昧」,他們當地的解釋為:大海水面所現諸象,隱藏著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形象。中國佛教協會長一誠長老為海印寺題寫寺名。
南通狀元張謇,有一次在東北跪迎慈禧太后,在雨中泥濘跪了二、三個鐘頭,一個飽學之士被一個死老太婆折磨得,活像爛泥中爬行的一只烏龜,憤而辭官。20世紀初,南通狀元張謇實業興國,聘請荷蘭水利工程師規劃。組織了江浙一帶士紳在長江口以北,漫長的江蘇海岸投資墾荒、圍海造地,如東一帶的沿海也在其中。圍墾不僅給如東增加了新的土地,還帶來了海門、啟東一帶的移民。近來,如東縣共計22次圍海造田,已匡圍灘塗約348平方公里,譽為「第二如東」,在此興建了海印寺。
如東地方旅遊以海洋風光和海鮮美食為特色。提出以「東方深水大港」、「綠色能源之都」、「黃海旅遊勝地」為特色旅遊項目。如東民間繪畫藝術源遠流長,相傳在清同治年間由蘇州傳入,為桃花塢木版年畫的一個分支。風格樸拙靚麗,極具地方特色,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跳馬夫」原是流傳於如東一帶的祭神舞,所祭之神為「都天王爺」,據傳是唐肅宗對其守將張巡的追封諡號。明清之時,倭寇海匪經常騷擾沿海,當地人們寄情於張巡,追思英烈,祈求神明消災降福,於是將供奉逐漸演化為「燒馬夫香」,由此傳習數百年。
如東供奉張巡與金門相似,以往海上的寇患殘害貧困無力的海民,只有求禱神將陰兵護佑顯神通,今又建有同名的海印寺禮佛,願佛、道一起保庇我兩岸海疆,一起安定、發展。更盼有一天能在太武山殊勝起動,天下「海印三昧」大結緣法會,廣耕大悲淨土福田。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