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2014全民詩歌年

發布日期:
作者: 邱英美。
點閱率:736

那一日在民宿天井,溫柔的秋陽迆邐穿過黑底紅邊的簷前樑柱,流向紅地磚,爬上藍色紮染桌布。白牆映照著光影,顯得多麼明亮開朗,斜靠在牆角的高粱掃帚,穗粒閃閃發光。我們環桌而坐,天空藍藍的,心頭暖暖的,黃春明老師興致高昂,忍不住吟起詩來:每一年的這一天/高粱帚/總不會忘記來打掃天空/白天/高粱帚站在水邊/把天空掃得藍藍的/高粱帚墊腳山巔/把天空掃得高高的/然後把這掃得/藍藍又高高的天空/取個名字叫/秋天。
  「原來這樣便可以作詩哪!」大夥兒開心問道。
  「是啊,寫詩就這麼簡單。金門的菜刀、奶奶的眼淚都可以寫。奶奶去台灣,帶一把金門菜刀,拿著砲彈做的菜刀,一邊切菜一邊掉淚,想到823砲戰家毀人亡,不禁悲從中來,驚覺菜燒焦了,才把刀子放下來……。」
  黃春明老師說,只要對生活有感,人人都能開口成詩。年近八十的他,比天畫地、表情十足,親切自然如同鄰家歐吉桑。
  金門也有這樣的歐吉桑,古崗的子婿燈老師傅董天補,燈詩皆出自其手,不假他人。上回惠敏法師前往拜訪,稱讚師傅技藝高強,他白紙一攤,七言絕句立刻揮就:「偷閒塗鴉自觀賞,不學無才費思量,誰先道出其中趣,英敏捷智悟性強」。可我們都覺得「費思量」三字過謙了,惠敏法師索性蹲在師傅旁邊,陪他一起斟酌,最後將「費思量」改成「他讚嘆」,眾人鼓掌叫好,小小的工作室頓時充滿陽光與歡樂。
  董師傅還會寫回文詩呢。惠敏法師想為法鼓大學訂做四個子婿燈,分別以「法」「鼓」「大」「學」四字為首作燈詩。老先生前兩句是這麼寫的:「法先賢為國為民為法,鼓世人大慈大悲大鼓」;王金鍊老師補上後兩句:「大智慧乃博乃精乃大,學無涯唯勤唯誠唯學」,見證其文藝導師非浪得虛名。
  金門的歐媽桑也不遑多讓。官澳有位阿嬤李愛,舉凡身邊事物,小至手絹、絲瓜,蘋果、芭樂,隨手捻來都能吟唱,句句押韻;唸起詩來更是一派天真,十分自得其樂。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健康開朗、童心未泯。
  詩人向陽常說寫詩是多麼快樂的事,詩帶給人們豐富的想像力,「有一個影,生一個子」,他寫了許多童詩和兒歌,也教孩子們唱,希望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能夠經驗想像的世界。
  他來金門演講,鼓勵大家一起來寫詩,寫出童心童趣,唱出自由自在。連鏡子都可以入夢玩耍:昨暝眠夢/夢見我的鏡/親像地毯共款/載著我飛出窗外/和天頂的星鬥陣耍……。輕鬆逗趣的閩南語吟誦,引來大家詩興大發,「砲彈在空中握手」,連不寫詩的李福井都湊起了熱鬧。
  如此看來,詩或詩歌創作並沒有想像中困難,金門故事最多,屬於金門人的共同記憶也最動人,這些都是詩的題材。只要打開桎梏的心靈,乘著想像的翅膀飛翔,天高海闊,自能吟唱出快意人生。
  讓2014成為金門全民詩歌年,新詩、古詩、民歌、童謠……,跟著感覺書寫或高歌;讓心徹底解(ㄐㄧㄝˇ)嚴,而這顆重獲自由的心,將帶領金門走向活潑開闊、生機無限的未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