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書院接踵風華

發布日期:
作者: 邱英美。
點閱率:748
字型大小:

寂寞的朱文公,手持一卷詩書,獨自坐在浯江書院默默披覽,坐看風雲變幻、風雨晦明,多少年頭過去了,沒有人去理睬他,只見他肅然端坐在中堂之上,座前楹聯寫著:「古木被高陰晝坐不知暑,會得古人心開襟靜無語」。午夜夢迴,也許可以聽到他微微的嘆息。
但是,孔子在耳畔輕輕告訴他:「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即使畏於匡、厄於陳蔡,已到了窮途末路,師徒也會苦中作樂,而不會懷憂喪志,這就是孔子的真精神──吾道一以貫之──做人如此,做事如此,豈止忠恕而已呢!
因此,朱文公坐在浯江書院,晏然不動,就是在等待吾道不孤的有緣人。
金門,曾經漫天砲火的洗禮,許多人驚慌失措,競相逃命;金門,曾受戰地政務的高壓箝制,老百姓俯首貼耳,不辭勞瘁,唯命是從。金門,曾經是隆隆的砲聲多於琅琅的讀書聲。
如今,金門書院道藝學會,把朱文公從沉睡中喚醒了,醒讀詩書。朱文公就是朱熹,也就是晦翁,從南宋之後,朱子影響中國教育思想與文化七、八百年。朱熹因僑居福建,改稱其學為閩學,因此閩學以朱子為宗師。
鄭善禧老師說朱文公四書集注改了十八遍,往生時手中還握住正在刪改的稿子。他一生至死靡它,就是作孔門的傳人。朱子作過福建同安主簿,金門古時歸同安縣管轄,朱子過化,文風鼎盛,因而有海濱鄒魯的稱譽。
金門書院成立不到兩年,已辦過近二十場優質講座,講師皆為一代大師。為了與老師有更深刻的互動,除了現場提問時間,夜晚另安排星空下的對話;第二日還依老師專長及興趣為其深度導覽,他們對金門因此有了深刻的認識與不同的評價:
薛仁明老師來演講,他上承周孔的禮樂教化,又很重視庶民文化、鄉土教育,也就是要接地氣。我們帶他到瓊林蔡氏家廟看春祭,這是在禮崩樂壞之前所沿襲保留下來的周禮,他看了之後驚詫不置,認為大陸與台灣已經看不到了,回去之後寫了一篇「金門的份量」,刊在上海報紙的專欄。
辛意雲老師前後來了四次,他說古寧頭大戰與八二三砲戰,金門一陽頂天,使國府由剝而復,開啟兩岸分裂分治與今天經濟繁榮發展的局面;金門頂住了時代的驚濤駭浪,貢獻卓著,而金門人又沒有怨言。
他來金門之後不知不覺改變了自己的思想,從逍遙遊的莊子一變而為「為天地立心的儒家」。
年輕時從事民主運動的陳芳明老師,以文字被尖執銳,當他來金門之後,恍然有所感悟,他說以前不了解金門,回台之後要補修「金門學分」,以後有機會要在報章上為金門發聲。
國寶級的作家黃春明,來金門演講之後就愛上金門,他的小說對家鄉宜蘭著墨甚深,而金門走過烽火歲月與落番時代,故事非常豐富,是小說、詩歌、戲劇創作的寶庫,他慨然應金門書院之邀,願長駐金門寫作。
書法大家杜忠誥老師,從艱困的生活環境一路走來,破繭而出,與金門人有些相似,因而有天命的契合。當他來演講的時候,與金門藝文界人士互動熱絡,提供「書法門診」,引起極大迴響。
他參觀金門的古蹟名勝與碣石之後,尤其在金門城魯亭,看到于右老寫的書法「民族英範」四字,更是徘徊不忍遽去。杜老師更應名城電視台之邀上螢幕,提倡書法教育,認為孩子越小學越好,只要持之以恆,即使一個禮拜寫一次都可以。他認為寫書法是最好的人格教育。
鄭善禧老師在台北接見我,未見心儀,再見傾心;這位出身石碼的閩台三大家之一的書畫家,已答應今年來金門演講。他說古寧頭是「現代赤壁」,古寧頭大戰的勝利,穩住了台灣風雨飄搖的情勢,它建立了歷史的豐碑影響深遠。
1968年錢賓四先生以一代儒宗,蒞臨浯江書院開啟講學之風,蔚為戰地政務時代的盛事;然而物換星移,如今兩岸和平交流,金門書院接棒踵事增華,相信經過浸潤之漸的春雨之後,必能滿園花發,靜觀自得,而其流風餘韻,只留與後人憑說。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