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蔣梅花餐與御廚
前些日子閱報,金門救國團餐廳新近推出兩蔣特色菜,趁興前往嘗鮮,因與餐者只有六人,吃經濟實惠的「小蔣梅花餐」。
五菜是豆干爆韭黃、豉汁蒸黃魚、醬燒滾筒肉、百果膾蝦仁、皇帝豆燒雞丁,湯是雪菜黃魚羹,以兩千元的價位來論,菜餚味美有特色。但報紙刊載小蔣梅花餐,是白菜獅子頭,豆干木須爆香菇,福菜肉片湯,燒烤八寶鴨,梅干扣肉等,與當日所嘗,頗有差異。
臉書貼出嘗鮮圖文後,有臉友按讚問價,亦有來電議論小蔣御廚種種,臉友謂金門需要一座「兩蔣文化園區」,我則以為:金門既有經國紀念館,不妨結合太武山「毋忘在莒」刻石、莒光樓、中正公園、榕園,加上兩蔣特色菜,設計一套金門兩蔣文化之旅,藉此吸引大陸觀光客。
前年在台,趁暇到「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慈湖陵寢」、「慈湖紀念雕塑公園」、「大溪陵寢」、「頭寮經國紀念館」走走,發現大陸旅客對這些景點及設施相當感興趣。兩蔣與金門有很多故事可講,金門人擔任衛士亦多,曾留下不少口述歷史,這些故事都是賣點。
談到小蔣,他曾活生生出現在我眼前,那是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當天我與金門地區五十幾位教育界同仁參加童子軍與幼童軍第四屆木章基本訓練,蔣經國總統身兼中國童子軍總會會長,他在八時三十分率領參謀總長宋長志上將、台灣省林洋港主席、金門防區司令官、祕書長、縣長等長官來榕園營區巡視,臨走時,我們所有參加訓練的伙伴在道路兩旁高唱祝福歌,恭送長官,他以緩慢步履走向防衛部的廂形交通車,這是我親見也是唯一近距離看到蔣經國。
至於小蔣御廚,金門人較熟知的是桃園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楊榮煥,他曾受訪多次,民國九十四、五年間,金門日報駐台特派員許亞第採訪他,寫〈御廚、總管與同鄉會理事長〉一文刊於《金門日報》鄉訊,此文輯收於洪國興主編之《兩位蔣總統身邊的金門人》(2008年)。中時名記者楊肅民亦曾訪楊,寫〈從衛士到御廚的楊榮煥〉一文刊於《時報周刊》,此文收在楊肅民書《君自故鄉來 一些金門人金門事》(2011年)、楊榮煥《躬耕履痕 楊榮煥回憶錄》(2010年)。前兩書敘述楊榮煥在七海官邸擔任廚師、與蔣孝勇家總管的部份,許亞第所寫較隱約,楊肅民則較詳細。〈從衛士到御廚的楊榮煥〉文中引述楊榮煥的話說:「做菜給一國元首及夫人吃,有人可能覺得是畢生榮幸,但對我而言,是沉重且吃力的工作,尤其在負責做菜的日子,幾乎每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深怕做菜的時候出了差錯,讓經國先生吃出問題,那時我跳到黃河都洗不清。」此三書皆獲金門縣文化局贊助出版,有興趣細讀的人可到圖書館借閱。
洪敏珍亦曾寫〈在台金人:楊榮煥〉一文刊於《金門文藝》2008年1月,該文對於楊榮煥在大直蔣家做廚師較少著墨,卻寫出他在蔣孝勇家服務的後期,因為長期受到不甚合理的對待,雖然他已是年薪近百萬的職業軍人,再熬兩年,便可領終身俸,但楊先生放棄了。洪敏珍文中並未詳述這些「不甚合理的對待」,反而是楊肅民的文章可看出端倪,在此恕我賣個關子,煩請讀者自行查閱楊書《君自故鄉來 一些金門人金門事》。